画星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0章,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画星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姓却很穷困,要完全靠他从肃城与河原等地调拨粮食救济是不可能的。
能拿下秦川平原,从年初来说,都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他根本没时间循序渐进做好准备。
但要因此而放弃唾手可得的粮仓,那也是不可能的。便先拿下再去考虑后续。
总之目前的情况就是,他现有的粮食很难养活这么多人支撑到来年收获的时候,更何况他同时还要精养十几万的军队。
李洵先前也一直在考虑,到底该从哪里去填补这部分的粮食缺口,周如植便给他送来了及时雨。
如今秦川平原上的田地,虽说有一部分因为战乱抛荒,但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耕种着的,收割之后的水田,原本是要空置的。
若能让这部分的水田发挥余热,在今年就多少再产出一些粮食,必然能很大程度上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周如植的意思,便是趁着分田地时候,直接把再生稻强行推广出去。
冯敬要主持分田地就已经很忙了,整个秦川平原又是粮仓重地,也确实需要一个专门的农事官。
因为李洵这里一直等着,第二天上午岳鸿昌一到鼎德,就赶紧来军营中拜见李洵。
看着眼前那位风尘仆仆,衣着寒酸的年轻男子,李洵有些意外。
他还以为此人再怎么也是四十多岁了,却没想到看起来只有三十出头。
“听说你是嘉佑十一年的二甲进士,先前都在何处任官?”
岳鸿昌抬起头来,微微垂目回话:
“微臣初始是在宣西县做县令,六年后平级调动到秦郡做工曹主簿,如今在工曹做仓部知事。”
看得出来,他有心做出不卑不亢,淡然无波的姿态来,却还是有些紧张。
听他这履历,李洵便知道此人并不是个善于钻营的。
明明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为官十余年,却不仅没能升官,反而被贬了官。
这也侧面证明,他算是比较清廉的。不然单凭六年主政一方县令,便能捞不少银钱,稍微运作一番,也不至于平级调动到工曹这种冷衙门里。
“本王听周如植说,你先前曾与他一同参与过再生稻试验,若本王打算在整个秦川平原范围内推广再生稻,该叫百姓如何耕种?”
再生稻种植时的注意事项,周如植已经在折子里写得清清楚楚,李洵这么问,主要是存着考校之意。
岳鸿昌在来之前,便已经知道了,是前两年在秦郡做郡守的周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