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寄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艳遇),天恩,柳寄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辈子到这时候已经是极美满了,又何必强求天命呢?”
“太皇太后,”沈姑姑的目光中闪过不赞成色彩,“天命虽是不可求的,但人道却可为。梁王虽然身份贵重,但半个月前传回来消息,他的病情已经好转,冯御医在青华山也不过是调养调养。明明有医术更高的大夫,为什么不请回来看看。”她叹了口气,
“可惜小宋神医还没有找到下落,不然若是将他请到长安来,给您诊一诊也是极好的!”
“好了,”太皇太后一笑,不以为意道,“我不过是上了年纪精神不足而已,阿沈你大惊小怪了些,能有什么大事?那王华的医术也是不错的,又何必要冯辙一定回来?”
沈姑姑拗不过太皇太后,只得恭声应了是,心中却打定主意,明日趁着皇帝前来永安宫向太皇太后探病请安的时候悄悄禀了此事,求皇帝做主将那冯辙调回来。
长安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明朗蔚蓝漾在人心中。游景生由小厮引领走在宅子中的小道上,远远的见着前面池水边搭着一线草堂,堂中四面当风,里面陈设极为简单,有一种朴素归真的韵味。一名男子坐在当处烹茶,身上披着的玉针蓑衣蓑管雪白,手型纤秀骨骼分明的右手执着茶杓,动作闲适,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风姿。
游景生为蓑衣男子风采所夺,不敢抬头睹视,低下头去,恭敬拜道,“草民参见王拾遗!”
王禅抬起头,笑问道,“你就是游景生?”
游景生受此垂问,颇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低头恭敬道,“正是草民。”
“嗯,”王禅轻吟一声,取过一旁放置的游景生诗集,翻看片刻,吟道,“‘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首《次北固山》诗句不错,我偶然间在别处见了你的诗文,觉得不错,所以特意让人请你前来,不知道……”
游景生犹如被一块天大的馅饼砸到头顶,登时兴奋不已,拱手深深的拜下去,“能得王拾遗指点,是草民的荣幸!”
……
从府邸中出来,游景生犹自感觉双脚深一脚浅一脚的,犹如梦游一般。王禅乃是大周当代文坛顶级知名的才子,据传与玉真公主交情极深。其人幼年允称神通,初入长安之时便以诗画乐三绝名声轰动长安,写下过无数篇如《辛夷坞》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般恬淡清美的诗歌。如今官至右拾遗。自己也不知生了何幸,竟得到了他的赏识,有了他的保票,想来很快便可以在长安名声大噪。
甚至,游景生的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