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兵戈
竹荪虾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兵戈,陛下每天都在作死[穿书],竹荪虾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此人不入朝为官,是后明之憾。”周斟毫不犹豫地说。
很好,朱凌锶得到了来自原住民的肯定,又增加了一些底气。
“那我就点他为状元……”
“万万不可啊陛下,”黄遇大惊失色,膝盖“扑通”一下砸到地上,朱凌锶赶紧去扶,结果各位大臣像开了锅似的,左一个“万万不可”,又一个“三思而行”。
朱凌锶有点委屈,不是说好了状元我来定的嘛。
曹俊时的卷子,先是简单地树立了一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指出我后明在对待北项来袭这个问题上,是绝对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正义之战。
然后分析了后明与北项的军事实力对比,后明是一个统一的帝国,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北项部族众多,一盘散沙,以小打小闹为主。
既然陛下题中说到五十万大军来袭,那么必定是有人统一了北项,北项人好勇斗狠,轻易不服管束,能做到这个的人,对于后明来说,一定是个不容轻视的敌人。
朱凌锶从这里开始意识到,曹俊时的视野,超过朝中许多大臣。
那些人都不相信北项会统一,对于他说的五十万大军,嗤之以鼻。
曹俊时接着写,北项擅长骑兵,而我朝每年从北项买马,如果要和我们打仗,北项必然会在马匹交易上以次充好。
一方面,我们要训练骑兵,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承认游牧民族的天然优势。步兵与骑兵的战斗力,实难相提并论。
所以,我们要有比骑兵更厉害的东西。
朱凌锶好怕他写到这儿,只对未来做个展望就停了,不过看看手中的卷子,还有一大半没看完,安心了。
曹俊时当然没有卖关子,他说的更厉害的东西,就是大炮。
他幼年生长在福建沿海,家乡来过海盗,那时当地水师缴获了几门红夷大炮,让年幼的曹俊时印象深刻。
传说红夷大炮,管你多坚固的城楼,也扛不住连轰三下。
不过,这玩意尽管威力巨大,但是体积庞大笨重,填弹时间长,而且安全性不高,容易炸膛。
若能有所改进,定能为后明军队的战斗力添砖加瓦,那时再遇上北项的军队,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来炮轰一炷香,就算他神兵天降,也要抱头鼠窜不可。
曹俊时还是免不了要展望一下。
朱凌锶接着往下读。
接下来,老实人曹俊时就研发新型大炮做了一个简单的构想: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