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预言,蕙质春兰,蕙心,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蕙质春兰 !
陈文蕙跟着父亲走遍了德庆,很是开心。在走访中,陈远恒数次和村落里的老人聊天,老人都预言明年可能会有天灾,估计会大旱。
陈远恒很重视,陈文蕙觉得这个天气状况,就是在前世科技这么发达都预测不准,这么落后的古代能预测准吗?但是陈远恒说,这些老人都是常年干农活的,对于观察天气很有一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陈文蕙想起来前世小时候学过的语文课里有个《看云识天气》,好像就是根据云朵的形状判断天气,还有个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可见,这些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而且不是一个老人这么说,是许多不同地方的老人都这么说。陈文蕙觉得这个事情可能会变成真的。
如果一旦是真的,自己家里也会有损失,毕竟现在她们家的田庄很多,良田上万亩了,若是颗粒无收还真是怪心疼人的。还是趁早想个办法的好。陈文蕙前世是个都市白领,对于这个还真是不太多,努力回想了一下,终于给她想到了几个办法,一个就是可以修引水渠,把湖里,池塘里,河里的水引到田里,这样抗旱容易一些。这些都是在前世电视上看的。那些电视剧总有讲领导带领村民修水渠致富的事情,当然最后这些领导都累死了,水渠也修成了。在这里领导好像就是自己家老爹,但是父亲可是不会亲自肩挑大石修水渠的,只要把命令下下去,自然有人干活。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种植一些耐旱的作物。要是明知道有旱情,还去种水稻,肯定会颗粒无收了,要是种上别的,虽然会减产,也好过颗粒无收啊。至于耐旱的作物最容易了,自己家里推广的这四种作物,棉花。大豆,玉米,番薯都是耐旱的。
主意想好了,陈文蕙就和父亲说了,陈远恒向来是对女儿言听计从的,听了女儿的意见,忙召集属下研究,最后,确定了趁着冬闲,召集百姓修建几条大引水渠。反正德庆周边县有许多山。山里都有湖。把水引下来就行了。就是平原地带因为是地处江南也有许多小湖,在湖周围修上引水渠就行了,工程量其实并不大。定下来后,陈远恒就给他们分工了。不但德庆修水渠,周边的五个县都属于陈远恒管辖,陈远恒把那五个县的县令召集来,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各自去修了。
做完这些,陈远恒又给上司刺史写了公文,报告了修水渠的事情,着重讲了老人们预言会有旱情的事情。可惜的是,公文到了刺史的手里。刺史严松柏只是冷笑一声,随手就给扔到一边去了。
严松柏心里嘀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