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辞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三章,与君缘,若花辞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薄大人赴江南后陛下心情便一直不好。他自以很能揣摩圣意,现在却越来越猜不准陛下的心思,就如方才,也不知戳到陛下哪一根弦了。
这情情、爱爱的,他真的不懂啊。也不知要如何劝着陛下一些,何况他根本摸不准君心何意,麦荣恩缓缓回转过身,忧愁着摇了摇头。
陛下急召,崔云姬来得甚为及时。
从江南归来,崔云姬经受历练,敛去了不少斯文的书卷气,磨出了一丝成熟实干,连带她身上时不时显露的青涩情致也变得风情动人。
皇帝没什么停顿地将适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末了,淡淡道:“盐铁专营已是刻不容缓。”国库等不得了。
出了这档子事,的确是等不得了。且有了国库亏空之事,朝廷上原本仍不赞同的大臣怕也不好再大肆反对了,归根结底,国库之事,才是重中之重。
崔云姬想了一想,道:“臣往江南一行,事虽未成,却已颇有成算。推行食盐官营,阻碍有三。其一,盐商。江南盐商,富可敌国,他们贿赂官员,资助仕子,结成了一张令人心惊胆战的关系网,轻易,已是动不得他们;其二,盐丁。盐丁煮盐贩卖给盐场,他们以此谋生,改为官营,便是断他们生路;其三,先帝时便有前鉴,官营之盐卖得贵,百姓未必愿意,加上江南去年刚遭灾,百姓生计艰难,定也不愿有所动荡。”
解决了这三件,推行官营就不难了,盐能官营,铁就容易的多,前两者能成功,茶叶便不那么重要了。
凡涉变革,总是困难重重。皇帝静静听完,道:“此三者,最可虑唯最后一件。官营之盐卖得贵,是因先帝时盐政台官员冗杂,层层盘剥,盐价自然就上涨了,此番朕严格把关,定会精简,到时盐价不涨反降,你设法将此事宣扬即可。”至于如何宣扬,又如何取信于民,自是大臣们去伤脑筋。
盐商看来富贵,实则无权,浮萍也,不足为惧。盐丁继续产盐,只要让他们将卖给盐场的盐卖给官府就是,也不必畏惧。
一件大事,一步步往细处拆分,一步步将问题解决,便容易得多。崔云姬在心中盘算了一番,道:“确是如此。臣在江南探访数月,以西溪、草邺两地盐井最多,臣以为,从这两地入手最佳。”
西溪、草邺?孟脩祎拧眉:“这两县隶属临安府……”
“正是,临安郡守薄暮笙为陛下心腹,自是能信得过的。”崔云姬小心地看着皇帝的脸色,语气柔和。
孟脩祎不语,自敛眉思索。
崔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