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的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这不仅仅是书写方法,重生未来之隐士,忘却的悠,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就是“永”字。
然后宁桦又连续写了很多“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年年有余”等。
最后再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正是宁桦放在空间里的第一首诗,目前最广为人知,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春晓”。
这回都不用字幕备注,九成九关注华夏的人都不会不认识春晓。
不过这回的春晓都是竖着写的。
本以为这只是艺术形式而已,没想到后面来了备注,这还是有历史典故的。
据说华夏以前并没有发明纸张前,是用篆刻的方式在一种植物上进行记录书写的。那种植物的纹理是竖着的。华夏也就有了竖着写字的习惯。
不过历史是发展的,后来有了变化。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华夏一个文明独家的。
米亚帝国的博物馆里还留着古文物资料呢,他们最早的书写方式是波浪形的,也是书写材料闹的。听说还有螺旋形的,三角形的。
宁桦深刻的觉得竖着写还是很自然的一种书写方式,幸好老祖宗发明竹简的时候竹子不是波浪形的。
等春晓书写完毕后,宁桦又写了一首新的诗词。
王冕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回写得是楷体,然后下一秒,同样一首诗,变成了行书,然后又变成了草书,还有隶书。
上辈子虽然专攻行书和楷书了。
但是作为一个接触了书法那么多年的人,不可能死板到什么完全不接触别的。
或许写得没有行书和楷书那么好,但是该有的架势是一定有的。
所有字体交错交叠的闪烁着,一时间所有人的眼前成了一片黑色与白色交织的世界。
却没有人觉得眼前这些晃眼。
那种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那种高雅独特的书写方式,还有那扑面而来的墨香……
“华夏……果然一直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
“曾爷爷!不至于吧,不就是……写字像画画一样嘛,他们的文字最早就是这么画出来的,现在会这么发展并不奇怪。我也能用画笔画出字来。”
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家看了视频后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但是他身后的少年却炸毛了。闭着眼睛开始挑三拣四。
开口就是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具体哪里不好也说不全,反正就是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