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四百三十二 焚书,贞观攻略,御炎,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史上有极高地位的的书籍被焚毁,所以意图抢救这本书籍,但是仓促之间掉了下来,没能带走,却也挽救了这本《乐记》上半部。
按照这样的思路,苏宁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几乎不可能是意外,而是一个事实,一个纵火者无意间留下来的线索,很喜欢音律,其中一个纵火者非常喜欢音律。这一点是肯定的了,究竟是校内的奸细,还是校外的应和者呢?喜欢音律之人,军事大学里面很少,社会上也不多。那都是文雅之士才会喜欢的。
而且宫商角徽羽理解起来很不容易,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是办不到的,只有对于文化方面了解很深刻的人才会对音律产生喜爱,比如周瑜,比如钟子期,比如唐明皇李隆基。无一不是有大才之人,而且必然是衣食无忧,出身不错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有闲工夫喜欢音律,钻研音律,乃至于不忍心此书被焚毁。
军校并不允许书籍外借。而且《乐记》只有一册,如果说上半部在这里,那么下半部不是被焚毁,就是被带走了,被焚毁的话线索就断了,这个假设不成立,若是下半部还存在着。也就是说拥有这本《乐记》下半部的,定然是纵火者或者是与纵火者有莫大关系之人。
如果在军校内部,那就是奸细,如果在军校外部,也就是说这本《乐记》的下半部被带走了,被带到了军校外部,那么,它在哪里,哪里就脱不了干系,可关键的是。去哪里寻找这本《乐记》的下半部呢?
苏宁把这本上半部《乐记》放进了怀里面收藏着,这可是决定性证据,天下只此一本,另外一堆在印刷作坊里面存着,原来的孤本在李二陛下那里存着。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在没有其他突破性进展之前,这本《乐记》就是关键性证据,其他的,暂时还得不到。
关于史书一类的书籍,喜欢的人很多,也没有什么书籍找得到,就算有也只有一些残片,完全没有决定性的证据,所以说唯一的证据还是那本《乐记》,其他的东西,还真的找不出什么来,剩下的线索,也没有什么价值了。
之后,苏宁给苏府建筑大队安排了任务,也就是重建图书馆的任务,这个时候要做出一个姿态,要做出把图书馆重建起来的姿态,就算里面没有图书,也要装作有图书的样子,说不定,还能有引蛇出洞的功效,到时候这个计策不得不用一用,没有办法的时候,这是最好的办法。
暂时只能得到这些线索了,苏宁整理了一下,就要回皇宫去给李二陛下汇报成果,反正有些地方绝对不能动,要按照往常的来,不能露出一丝丝马脚,否则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