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九 脱衣服,回到明末当军阀,狂人阿Q,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回到明末当军阀 !
一个月时间,杨潮每天高强度的练习骑马,双腿的皮磨薄了,发红了,磨破了,结痂了,生心皮了,又磨薄了,发红了,磨破了,又结痂了……
如此循环往复,终于能安稳的坐在马上,不在感觉的脚下虚浮,能够策马奔腾,不在感到慌张,虽然还是做不到在马上拉弓射箭,但是挥刀已经不成问题。
作为一个十万人的统领,这就足够了。
军营中的发展也一直很顺畅。
有经验的练兵官操练下,新兵进步很快。
新江口此时不单单是一个兵营,而且还是一个生产基地。
杨潮从北方带回来五十多万难民,除了招募了五万士兵,最后还从中招到了一万工匠,其中铁匠就有两千人。
这些工匠加上五万士兵的家属,有十五万人都被杨潮带回南京安置,剩下的淮安和扬州这样的大城市一家分了十多万安置。
带回南京的这批难民是个麻烦,统统放在新江口容纳不下,放到其他地方也是大问题,难民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难题,一个世界性难题。
因为段时间内大量人口涌入任何一座城市,必然会拉低当地的工资,又会抬高当地的物价,对经济是一种沉重的压力,现代社会都处理不好难民问题,更不用说明朝了。
而且新江口原本就有近十万的难民,加上这十五万,二十多万的难民,如何养活?
幸好后来杨潮又在难民中补充了三万士兵,让绝大多数难民都有亲属当兵,军饷足以养活一家三口人了。
因此杨潮面对的,其实是这些人的住房问题。兵营显然不可能给他们住,兵营现在住房还紧张呢,北大营全部划做了工匠居住和作坊用。其他三面大营容纳十万兵已经是极限,要知道过去这里最多时候不过四五万人。现在已经在超负荷运载了。
因此只能让这些难民自行在荒地上搭建窝棚,还好营外有大片的荒地,结果就是新江口一片沿江岸边,原本准备开荒的地方,刹那间形成了一个二十多万人的贫民窟。
杨潮没有余力给他们改善条件,只能让他们单兵的家人慢慢接济他们,他们也在码头上打打短工,慢慢给自己盖房子。定居吧,这一块修了圩堤,靠近江面,在这里定居以后不会吃亏,都是江景房啊。
只要难民不出人道危机就好,杨潮更需要关心的是自己的产业。
招募到了足够的工匠,拨付了足够宽敞的营房给他们,就是要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