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 以牙还牙,回到明末当军阀,狂人阿Q,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别说四公子了,就是二立社那些书生最近也很沉寂。
四公子因为欺辱陈圆圆,然后被葛嫩娘吊打,还脱光了衣服赶到了闹事上,名声早就臭了,根本不敢现身。而他们派出去造谣的人,恐怕早就离开南京了,追根溯源都找不到。
官府只能贴告示禁止造谣。但是这股歪风邪气一时是刹不住的,只能等风声过去,日后变成一个笑话罢了。
但是还真有好事的文官不嫌事大的,竟然在这时候借机弹劾杨潮,官场惯例,弹劾某人某人要暂时避嫌,放下公务,叫做待参,要么等待结果。要么上书自辩。
杨潮也不自辩,直接回家。也不去军营,也不去朝堂。摆着一副待参的架势,按照惯例皇帝就该下旨宽慰,然后杨潮在出来工作。
杨潮的举动让皇帝和一些文武吓了一跳,这时候正是用兵之时,杨潮这样的猛将罢工,那还了得。
然后他们开始猜测杨潮的意图,是借机给朝廷施压吗,是因为谣言的不满吗,还是其他什么意思。
杨潮的意图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借机退出朝堂争斗,他知道自己的权力来源,是手里的武力,已经打算将精力都放在军队上了,朝堂上的泥水他就不打算沾染了,反正他该争取的也都争取到了,接下来是稳定到手的利益,将这些利益转化成实力。
同时因为在朝堂上争了几十天,已经得罪了许多人,杨潮不想卷入政治斗争太深,政治就让那些文官去玩吧,杨潮还是做一个军人来的自在。
所以杨潮这次举动并没有太多的意图,只不过是找个机会彻底离开朝堂,专心于军务,毕竟上次留在军中,打的是告病的旗号,这次借助弹劾一事,干脆表示自己没有理政能力,然后推掉议政的事情。
但是当一个人势力大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一举一动牵扯都会很大。
所以别人就是暗中猜测,根本就禁不住。
而且杨潮的表现又确实像是在表达不满,当然杨潮确实有不满的理由,不满有人无聊的参合他,一个兵科给事中,一个小小的言官而已,听到点风吹草动就敢无风起浪弹劾杨潮,因此惹怒了杨潮。
而且朝中明白人都清楚,此人身后有二立社的影子,这个社团虽然还没有成气候,但是规模很大,声势也很大,掌握朝中一两个官员不算难事。
联系到杨潮刚刚跟二立社决裂,所以杨潮此时表达不满,实际上是在向朝廷试压,要朝廷惩治这个二立社的言官,因此不少亲杨潮的大臣立刻就建言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