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九 贸易战,回到明末当军阀,狂人阿Q,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的财力。
郑氏是有钱,郑芝龙在安平的土地就有二十多万亩,可郑氏因为郑芝龙这个没出息的家伙将海贸的钱太多的投入土地这种资产上,导致他手里能够调动的资金量大受影响。
要是换做杨潮,肯定把资本投入最有利可图的产业上,肯定是玩命的造船、招募水手,早就将荷兰人赶出东方,垄断整个东方贸易了。
其实郑氏地位的确立时间并不算长,基本上是郑芝龙被朝廷诏安之后开始的,但是投靠朝廷也惹恼了大批海贼,将郑氏推向了海盗集团的对立面,当时海盗们联起手来对付郑芝龙,郑芝龙集团虽然是最大的一波海盗,可是还没有统治力,当其他海盗集团联合起来,郑芝龙还真打不过,而且荷兰人也加入了反郑联盟,一开始郑芝龙屡战屡败。
但是郑芝龙厉害就厉害在眼光,他坚定不移的站在朝廷一方,船打没了朝廷给,人打光了再招募,终于一个个消灭了其他海盗集团,最终确立海上霸主的战意是料罗湾海战,那一年是崇祯八年,那一战后最后一个竞争对手荷兰人才屈服了。
但是郑家也没有能力消灭荷兰人,在荷兰人答应按照规矩缴纳保护费(行话叫抽水),郑氏就跟荷兰人停战了。
今年是崇祯十七年,郑氏真正垄断海贸,也不过是十年光景,郑芝龙确实有千万财富,但是在人少地多的福建二十多万亩的良田价值就五六百万以上了,大量利润变成了土地后,郑家所以每年能拿来周转的资本也就两三百万。
杨潮答应无限制供货下,郑家一年也就采购五百万两罢了,更多实在是拿不出来了。
不过这次大规模降价之后,郑家五百万两银子大概能买到市价两百万两的货物,杨潮从中只抽走三百万,对郑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从日本一转手就是一千万两,他们的利润就能上升到七百万了。
本来这五百万两只能从杨潮这里买到一百万市价的货物,杨潮抽走四百万,这一降价就损失了一百万两银子。
但是为了打击日本的桑蚕和制瓷产业,杨潮很乐意付出这个代价。
反正杨潮还有航运业的利润,虽然不如海贸挣钱,但是现在长江贸易越来越被杨潮垄断,一年一百万两银子还是不成问题的,有四百万收入,勉强可以养活十万大军了。
等到几年后要扩军的时候,那时候相信日本的桑蚕和瓷器产业基本都倒闭了,中国垄断这两个产业,想提价多少都是自己说了算。
“本爵给郑氏这么大的好处,郑家是不是也该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