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碧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通天路,安碧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是穆青的法子付诸实行,能解一时之困,并且造福于民,却也会让西地富庶。那里的官员或许轮换的勤快,但是军营的将军却往往是一辈子扎在那里,地头龙般的人物,一来二去赋予了的不仅仅是百姓,还有武官。
武官做大,这是犯了大周朝的忌讳,万万不能实行。
穆青这才明白了为何刘世仁和李慕言在看到自己的建言时都是眉头紧锁,想来这才是最深处的缘由。
低了低头,穆青不过转瞬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但是却没有办法说出口。
究其根本,不过是西地没有以为主事的王爷。
别人穆青不知道,但是若是把这个差事交给李谦宇,他恐怕会一百个乐意。
眼见着现在李慕言的身体并没有岌岌可危的意思,反倒是越发好起来,像是原著中李谦宇在李慕言快要咽气的时候逼宫的事情暂时是不会出现了。倒不如趁此机会,把封地挪到西地,降低李慕言的戒心,还能获得比密州大数十倍的封地,和辽地通商会得到丰厚的利润,还能严密的监视辽人动静,一举多得。
至于会不会去封地,左右不过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只要李谦宇表现得好没有大错,穆青就不相信这个人会把李谦宇再贬斥一次。
但是这一切都不过是穆青的想法,即使知道这种可能性极高,但他依然不能说。说了,轻了是揣测圣意,重了是干涉皇家秘辛,都是死罪,只不过一个是砍头一个是五马分尸,都不是很好看。
李慕言没有再多问,事实上穆青可以想出这种可行的法子已经很让他满意。说不动心是骗人的,但是李慕言确实没有好的人选,在他心里,在所有人的心里,西地都是个凶山恶水的地方,不少官员都在那里为国捐躯了,寻常人是不愿意去的,故而李慕言根本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孙子会愿意把封地从鱼米之乡移过去的想法。
笑了笑,李慕言语气温和道:“不错,穆青想法极好,朕心甚慰。”
穆青也不多言,见好就收,拱了拱手退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接下来李慕言又听了几个贡生的想法,不少都是大同小异,认为赈灾为主,袁文昌的倒是与众不同,建议灾民不可东进,让商户前去赈灾,若是灾民敢东进,见则驱逐,若是商户不听从,则赋税翻倍。
这是个绝对的铁腕政策,见效一定极快,若是现在坐在龙椅上头的是李谦宇没准儿会听进去,可惜李慕言并不像当暴君,他只是笑笑就驳了回去。
不过穆青却是多看了袁文昌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