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37 被遗忘的黑暗女神 下,大反派也有春天,熏香如风,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tab)。
然而,性别的不公,并没有浇灭富兰克林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从剑桥毕业后,她来到了罗纳德·诺里什(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实验室工作。1942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她进入了不列颠煤炭利用协会。又是3年的时间,25岁那年,她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拿到了物理化学的博士学位。战争结束后,富兰克林前往法国巴黎工作。并在巴黎国家中央化学实验室,工作了3年(又是3年!),学习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正是在那里,富兰克林关于煤炭研究的一些论文,让她渐渐在国际上有了名声。比如: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在晶体结构检测上的应用(罗布砂矿粉晶衍射图)。
1950年,富兰克林受聘前往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任职。她原本的研究主题应该是蛋白质的x射线晶体衍射,可她的上司——物理学家约翰·蓝道尔却给她派了新的任务。当时,dna化学结构的研究,正是热点领域。无论是化学、物理或是生物学家,都希望能尽快破解dna的结构秘密。在蓝道尔的安排下,富兰克林开始了对dna结构的研究。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列出了dna的三种化学结构,并命名为a、b和c型。
1952年5月,富兰克林与葛林斯经过了一场长时间的研究,获得一张b型dna的x射线晶体衍射照片,并且将专门用来解决x射线晶体衍射问题的帕特生函数(patternfunction)应用在图片分析。
这张称做“51号”的衍射照片,被x射线晶体衍射先驱之一约翰·贝尔那(johndendbernal)形容为:“几乎是有史以来最美的一张x射线照片。”
而正是51号照片,清晰的展示出了dna的正确结构,破解了dna的结构之密!
然而,然而,本该成就她的突破发现,却被另外几个男性研究员盗用(我就不说他们的名字了),并以此为重要参考,而研究出了dna的化学模型,神奇的双螺旋!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无疑是现代生物学,里程碑式的成果。于是各种荣誉与掌声将两名盗用者捧到了全世界的面前,而真正的发现者富兰克林,却一心转向了tv(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中。她带领着她的团队完成了tv模子,研究了tv对植物的传染,以及tv蛋白质外壳里包裹的rna,她还研究了会引起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得到了美国国家卫生院的资助。
1956年,富兰克林感到身体不适,她的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