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9章 书院,古代农家日常,萝卜精,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评价,他眼下还有另外一桩事儿要忙活。
师父姜安民找上他道:“我们办学,你出点钱。”邵坤现在的粮铺和果蔬铺还有美食城都很火,想来也不少赚。
姜安民要推广寒门学子读书的事儿,本是一桩利国安民的好事儿。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银子推不动。
他虽官职不小但俸禄不高。就是全拿出来也是杯水车薪,不得不出来化缘,可是那些商家被邵记挤压的不轻。办县学希望他们出钱,顿时来了主意,希望上头出面制裁邵记,这样愿意多出一些钱。
这种事儿姜安民是不肯的,邵坤可是他唯一的一个入室弟子,又没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儿。怎么好用官职出来制裁呢?结果些人耍无赖,意思是不制裁邵坤,一文钱都不会出。
弄的姜安民直上火。
找上邵坤,希望他能出点钱,别的再用县里的税收顶一阵,先把寒门学子入学的事儿推广下去。
邵坤听明白缘由,道:“既然别人不肯出,那银子我包了。”直接拿了五千两。
姜安民最近为事儿愁眉不展,本以为邵坤能拿出五百两就行。没想到邵坤却十分支持,一下子就拿出五千两银子,够他赚多少的。
为天下寒门学子么大公无私,这份情操多少人都比不上。
姜安民犯愁的事儿突然迎刃而解,心情别提多高兴了,有了五千两银子,够盖校舍,买笔墨书本了。
邵坤道:“就一点小小的要求,在校舍上写明是邵记提供的就行。”邵坤可不像是群人么短视。
姜安民早在几十年前就是状元出身,是有真才学的。寒门学子能有样一个便利学习的机会,一定会如饥似渴的学。将来若真的有一个两个考上科举,也算是一份情。
人生在世,要么图名,要么图利!
他这辈子是没啥大的野心,但是可以给儿子将来搭桥铺路结善缘。
这些对姜安民来讲都是小事儿,答应的十分豪爽。
他是实干的人才,又有白公子和关玉杰样的左膀右臂帮忙,再加上五千两银子的威力。很快县里开了树人书院,下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邵记二字。
瞬间让不少寒门学子奔走相告。
这里有大儒讲学,所有人都可以报名,通过测试者,束修交的少还包食宿。对很多外地的书生十分友好。
每年开办春秋两季招生。第一批计划招收两百人,但是寒门学子实在是太积极了。报名竟有三千余人。实在没辙了又在原本两百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