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兰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章 国储之争,胡善围,暮兰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在大明为了稳定,册封了不少世袭的土官,要他们自行治理,不用交税,只需服兵役和纳贡即可。这样有利有弊,利在大明可以迅速将云南纳入版图,开阔疆土,弊端是土官们总是造反,造反不行就投降,投降之后又反,就像牛皮癣似的难以根治。我爹就是在六擒麓川首领思伦发的时候遭遇暗算去世的。”
“百年,或者几百年后,土官终究被朝廷的流官所取代,这些流官们为了政绩,为了升迁,必定卖力为当地某福祉,慢慢的,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当他们意识到在流官的治理下会带来更多利益的时候,就会愿意接受流官,反抗土官。”
“改土归流,终究要在老百姓的支持下完成,如果从朝廷直接施压,简单粗暴强行夺了土官,改为流官治理,恐怕当地百姓会拿着武器和土官们一起造反了……”
沐春侃侃而谈,企图说服洪武帝同意云南当地单独搞自己的科举,按照云南实际情况选拔秀才和举人,洪武帝没有打断,由得他去说,恍惚中,干儿子沐英的脸取代了沐春,仿佛说这些话的是沐英。
他们父子两个长的并不相似,沐英浓眉虎目,沐春则眉清目秀,颇为有些文官的风采。
但是他们在军事才华和政见上则惊人的相似,上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沐英,是沐英向他提出百万移民计划,也是这样侃侃而谈,有理有据。
这就是长期镇守云南的好处了,父子两个对云南的了解就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晓得问题的根源在那里。
如今离沐英的百万移民计划过去了六年,沐春安顿了二百五十万移民,一下子改变了云南的人口结构,云南虽还时不时有动乱,但是和以前相比,安定了许多。
关键是,新移民三年后都是会像朝廷交税的啊,朝廷的投入可以见到回头钱,沐英的建议是对的。
按照新移民的发展速度,百年之后,中原人就从客人,变成了主体民族,永远都不会造反了。
如果说沐英的移民计划是百年大计,那么沐春的计划就是千年计划,从骨子改变土官们延续了几千年的原始治理模式,改为朝廷派出的流官们管理当地。
这对父子的目光之高远、计策之精妙,着实令洪武帝羡慕不已:为什么不是我生的呢?为什么最好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就连沐春这种少年时素有“混世魔王”之称的纨绔子弟,到了近三十而立的年龄,也真的能够立住了。
“皇上,微臣这六年来已经基本解决了云南二百五十万移民吃饭和住房问题,沐家将世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