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兰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洪熙,胡善围,暮兰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和汉王有旧,虽然英国公张辅已经把小女儿献给太子当侧妃来表示忠心了,但太子还是不敢相信英国公,宁可退而求其次召回宁阳侯和阳武侯。
这种的道道,皇太孙心如明镜,见太子执意如此,想起太子妃的叮嘱,莫要和父亲唱反调,便不再提,领命而去。
现在的父亲,已经不是过去的父亲了。
对于父亲而言,我,汉王,赵王,都是威胁。
临行前,皇太孙抱着三岁的女儿亲了亲,叮嘱阿雷,“你每日去太子妃那里晨昏定省,不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有人若要试探你,不用理会,只管为大行皇帝举哀便是,等我回来。”
皇太孙和幼军都要走了,阿雷如何不明白太子的意思?只叹皇室之内无新事,后辈人重复着前辈的做的事情,哪怕当年对此多么痛恨,等到自己成为上位者,便会不由自主的重复、甚至,变本加厉。
阿雷预感到艰难的日子要来了,当皇太孙变成新的太子,当年东宫吃的苦头、遇到的困难,估摸要全部走一遍了。
两人过了六年神仙眷侣般的日子,说好了共甘共苦,甜了六年,到了苦的时候了。
阿雷如临大敌,“我知道的,你不用担心,我会稳住皇太孙宫。你在外头要自己保重。”
朱瞻基遂带着幼军连夜出城,往漠北方向而去。
皇太孙一走,太子就开始预备登基了。
八月十一,京城文武百官集体上书,劝太子朱高炽登基,其辞曰:
“自昔帝王之垂统,皆传嫡长以兴邦(肯定太子无可挑剔的出身)……恭维大行皇帝文武圣神,高明广大……诚以皇太子殿下嫡长仁明……受抚军、监国之大权,摄尊祖配天之大祀(肯定太子监国时的优秀表现)……大行皇帝遗命殿下早登大宝(肯定太子合法继承皇位)……”
这份劝进书其实不是给太子看的,而是发在邸报里,给天下人看的,让天下人都知道太子继承皇位是出身独一无二、治国有道、且合法继承三大理由。
按照规矩,第一次劝进肯定要以正在丧父的哀伤之中而拒绝的。
太子当然想登基了,不过形式还是要走的。
次日,文武百官开始第二次上书劝进,太子依然以哀伤的理由拒绝。
八月十三,在京城的赵王朱高燧单独上了劝进表,连同文武百官的第三张劝进书一起送入东宫。
赵王单独上书,实属无奈。
赵王被太子大哥收拾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