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MM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MM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秋》一部也不能落下。
对于第二题,裴少淮沉思片刻,心道,玉质是天生所有,若想成为珏,则需雕琢磨砺,若是比作人,则天性禀赋比作玉质,一心求学为雕琢过程,一个有天赋的人也要虚心求学方能成才。
二者缺一不可。
打定主意以后,他下笔破题写道:“论君子之德,故当观其所禀,而犹当考其所学。”禀,禀持天赋也。
润色成文以后,裴少淮又检查了一遍,还算比较满意,两篇文章誊抄好后,安静等待交卷出场。
翌日,顺天府学放榜,裴少淮、江子匀和贺涵学等院试前十,均在录取之列,裴少炆不知何缘由并未参加考试,放弃了入读顺天府学的机会。
裴少淮不知道的是,他的卷子被教谕们纷纷传阅,又呈给山长,众人皆称赞其文句中透着一股灵性,既引经据典又不古板。
……
……
顺天府学位于大兴县内,原是前朝的太和观,后设为官学,整套大院精心修葺过,其规格虽不及国子监,却出天下府学之右。
顺天府学遵循“左学右庙”之制,分为左右两路,皆为三进式。左路主要为学堂,最大的当属正殿明伦堂,左右两侧设有各科科房和斋舍。右路则为文丞相祠。
一套套斋舍小院并排修建在一起,每院南边留作大门,东西北三侧各四间厢房,每个秀才一间,若带有书童,或是同住,或是住在大门边的物料房内。
裴少淮虽不打算在府学里常住,却也带了不少物件来,以便不时需要在府学里留宿。
正巧,院试第二的贺涵学,还有江子匀,都与裴少淮分在了同一个斋舍小院里,以后交流学问就方便多了。
入学的头一日,宋山长给五十名新进的学生授课,言道:“诗词歌赋属浮华薄技,胸有少许墨水者,皆可小成,然则经术八股,非通读古今蕴含深者不能成。”大致意思是说诗词歌赋是文道小技,科考最主要还是靠经术、写八股文,提醒场下学子不要把时日耽误在诗词歌赋上,而要抓紧时间磨练自己的文章。
场下学子纷纷颔首,深以为然。
不止他们,大庆之内,十名学子恐怕有八名是这般想的。
宋山长又言:“普天之下,皆以科第文章为重,尔等莫负光阴。”这开学的第一课便算是讲授完了。
回到书堂之内,裴少淮又发现,许多同窗的书箱里除了四书五经几本书以外,几乎人手一本《十科策略》,江子匀亦不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