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令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5章 毫无头绪的调查,大宋私家侦探,公子令伊,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右的中年人迎了上来,他迎上来之后,立马说道:“包大人,你们总算是来了,你们……你们一定要找出杀害我父亲的凶手啊!”
此人悲戚异常,如今又说死者是他的父亲,那他的身份就很明了,只是这个时候,他身后站着的一人有些不屑的说道:“大哥你怎么就能够肯定父亲是被人杀死的呢,他年岁大了,突然去世也正常啊!”
后面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好像对死者漠不关心,这让包拯和花郎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个案子的复杂情况。
而这个时候,那个大哥转身对他弟弟呵斥道:“你这是什么话,你这是为人子该说的话吗?父亲虽然七十了,可身体一向不错,怎么可能突然就死了呢?”
那个弟弟被训斥的无话可说,不过看他的表情,好像并不怎么同意他大哥的看法。
这个时候,那些客人突然嚷嚷道:“现在官府的人来了,我们总可以离开了吧,难不成要看我们一辈子?”
包拯有些心烦,怒吼道:“在没有允许你们离开之前,谁都不准离开。”
说完这些,包拯对林善的儿子们说道:“去现场看一下。”
在去现场的途中,包拯和花郎他们对林府的情况做了一下大致了解。
林府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招待客人所用,当然,一些下人也是住在前院的,后院则是林善和他的儿子孙女住的地方。
林善开的墨砚斋是端州城最大的买卖砚台的地方,在端州城很有名,每天几乎都有远道而来的书生、达官贵人来此购买砚台,当然,这并非是墨砚斋的名气大,而是端州砚台的名气大,大宋朝崇文,以至于读书人的地位倍增,而身为皇上的仁宗皇帝,而是诗词墨迹的爱好者,如此一来,每年他都会从各地收集上好的砚台来作为贡品。
而端州,恰恰是出产砚台贡品的最多的地方,这里的许多富户,都是以开采砚石,雕刻砚台起家的,在这些人当中,林善因为最会经营,最后在端州开了一家最大的砚台铺墨砚斋,如此风雨四十多年,一直是端州的旗帜,包拯和花郎他们更是听说,墨砚斋每年都能够向朝廷进贡十几块上好端砚,每年皇帝送给的赏赐,也是不容小觑的。
如此的礼遇,在端州可是很少见的。
如今林善被杀,想来要引起端砚界的轩然大波了,而这也正是包拯和花郎他们觉得事情复杂的原因,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林善的几个儿子女儿的问题。
林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林守业自小跟随林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