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村貌,南山村致富日常,曲流水,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杜善薇在覃承毅介绍的店子里买到了合适的钓鱼伞,这种2.2米的双层钓鱼伞防雨防晒,质量和价格颇合她心意,没有超出她承受的范围,而且还有添头折叠椅赠送。
“姐,一百块钱一把伞,你买了三十把,投入三千块,什么时候能挣回来啊?”杜善茂帮店员把钓鱼伞搬上车厢,坐进副驾驶座,等车开动了,这才问道。
“应该用不了太久吧?这是我为妈妈买的,到时奶奶在家里卖东西,妈妈在池塘里出租钓鱼伞,总有些人忘记带伞。”杜善薇胸有成竹,“出租一次大概收十块钱,用不了多久就该收回成本了。”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笑了起来,“村里开小卖部的祥叔脑子转得快,我前两天就见他去县里买渔具,估计到时游客们来到村里,见大家都在钓鱼,本来没打算钓的,都会被气氛感染,这时候就只能买村里的渔具。”
“祥叔是很厉害的,他的嘴巴很能说。”杜善茂点头同意。
杜善薇又和他说起叶老师的事,小家伙对于这个巧合很是兴奋。
“姐,这真是太巧了,没想到我的班主任也是你的班主任!”
用得着那么高兴吗?杜善薇暗暗嘀咕,赶紧说道:“我刚才买了你最喜欢吃的那家包子店的灌汤包,你先填填肚子,还有一个小时才到家。”
本来她打算在市里吃午饭的,结果杜善茂不乐意,他想快点回家,所以她只好买下几个包子,先垫垫肚子再说。
“好的,我最喜欢吃灌汤包了,可惜妈妈不会做。”杜善茂说了一句,又道,“我还喜欢吃村里昌盛叔做的烧鸡,可是只能在过年那天才能吃到一回,他们家跑去邻省开店,那里是沿海地区,听说生意很好,一年才回来两次,清明节都不做烧鸡。”
昌盛叔全名何昌盛,算是入赘到南山村的上门女婿,今年将近六十岁,很多年前灾荒时期从其他省逃到这里,当时村里杜积群的父母只有一个独女,见他为人老实,干活勤快,就招他入门,约定第二个男孩跟他姓。
后来何昌盛和杜积群共生下三子二女,靠着杜积群家里的祖传烧鸡秘方把几个孩子养大。
九十年代是打工热,他们夫妇人到中年竟然也带着全家老小去邻省打拼,靠着卖烧鸡在邻省的某个城市站稳脚跟,逢年过节才回村祭祖和探亲访友,算是南山村的成功人士之一。
他们家做出的烧鸡,外皮吃起来脆脆的,颜色是黄中透红,肉质是外焦里嫩,吃完后只觉得满口余香。杜善薇记得小时候每次过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