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章 请安(一),锦书良缘,和一合,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本上十岁就去了外院,府内依据男女七岁不同席府里的少爷们早早的都搬出外院了,后来老夫人仁慈又总是挂念孙儿便定了九岁搬出内院。
余氏进府的时候大少爷刘元毅便早都不在内院走动了。本府姑娘金贵大多十六七才出嫁。据说之前的敏姑太太硬是被老夫人留到18。
刘清素见气氛有点低沉,尽管她在没话可说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母亲昨个遣人叫清素吃饭,哪只清素贪玩在凉亭多吹了会风身子不适,到辜负了母亲的一番好意。清素心里过意不去,今儿特地给母亲请安,万望母亲身体康健。”
余氏听到刘清素这样一番话有点茶饮,往常并未有如此贴心之语。余氏心里熨帖不少,刚刚的尴尬仿佛不存在一样。“你这孩子真是多礼,我没有孩子,又比你大不了多少,母女也好,姐妹也好咱俩都是个伴。”
刘清素无语地垂着头不让于是看见自己的异样,小门小户的庶女就是缺乏礼教。母女怎能和姐妹相提并论,有违纲常。说开吧又怕余氏面子过不去。于是只得再次垂头。
于是对一切混不自知,王嬷嬷看着低垂着头的刘清素又看了眼余氏“太太待姑娘的热忱之心姑娘也是明白的,太太是姑娘的母亲,姑娘也素来敬重太太的。”
“是呀母亲。前几日抽空绣的荷包还望母亲指点。”
青竹连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荷包。
“哦,我看看。”
“太太,咱姑娘绣的这荷包真好,绣的竹跟画出来的一样。”
余氏也满意地点点头。
“母亲您别听王嬷嬷胡夸,再浑说下去我估计母亲您就再见不到我了。”
余氏和王嬷嬷听得刘清素此言具都愣住了,余氏说“这是何意?”
刘清素扑哧一声:“我都被你们夸得飘飘然上天了,你们哪能再见。”
听完余氏和王嬷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余氏笑着指着刘清素道“你啊就是个促狭鬼。”
“能博母亲一笑再促狭也当得。母亲既觉得清素荷包绣得不错就再让女儿表个孝心就将荷包送予母亲如何?”
余氏道:“那敢情好,你既如此我少不得表示一番,王嬷嬷去吩咐夏荷准备二姑娘爱吃的青梅羹和玫瑰酥。”
“劳母亲惦记。”刘清素站起来向余氏福乐福。
“说别客气你还是那么多礼数。得亏老夫人仁慈要各房用了早膳才去请安。不然就光你这么多礼数还不得累晕了。”
“母亲说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