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面君侃谈得青眼,一村一品兴农家,焱然,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一村一品兴农家 !
听见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淡淡地说了句“平身”,母子三人又磕了个头道“谢圣上!”才起了身。
起身之后,大家头都略低一些,绷直了身体,安静地站着。
“听闻赫家在栖凤村发展药材,只短短几年时间就把栖凤村和周边的几个村都带动得富了起来。民之乐业,国之幸事。张氏,你做得很好。”
张氏复又跪下,道:“臣妇惶恐。臣妇不懂得国家大事,只是希望自己家过得好了之后,能够让周遭的人一起好起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说得虽是浅显,但也就是这个道理。多少人身居庙堂,却忘了最初的志愿。反倒是你们一介农户,做得这么踏实。朕给你敕命,亦是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做好农人表率。”
“臣妇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圣上所望。”张氏跪拜。
“起身吧,今儿你们就把朕当成你们的邻里乡亲,不必动辄跪拜。”
“臣妇惶恐!”
“没什么可惶恐的。朕自登基以来,并未与农户接触过,也未实地查看农事,所学所知皆是纸上谈兵,并不知晓农事如何艰辛。今儿难得你们进宫,朕希望你们能给朕讲讲这农村的事,若一直叩拜下去,那你们该有多累?不要劳动没什么事,进趟宫里反倒出了毛病,这就不是朕之所愿了。”
“多谢圣上!”张氏又行了一次跪礼才站起来。
“朕听闻赫家是后入的皋氏祠堂?”
“是。”张氏答道,“先夫少时到的彭城,几十年来无所归依。四年前,因为赫家带着村里人种药材,让许多家富了起来。族里特许我们进了皋氏祠堂。”
“皋氏乃忠贞之代表,能入皋氏祠堂,也是幸事。”皇帝顿了一下,又道:“农人大多种植粮食以求温饱,你又是怎么想到种植药材的呢?”
“回圣上,臣妇只是一介妇人,先夫在时。也不曾多涉农事。后来种植药材。亦不是臣妇的主意,都是臣妇的女儿一手操持,说来惭愧。臣妇家里的农活儿都是她在拿主意。”
“哦?”皇帝轻声道:“赫家女走上前来。”
赫儒依听见皇帝叫自己,就向前迈了三步,停下,福了一礼。道:“民女赫儒依,参见圣上。”
皇帝轻“嗯”一声。道:“你来说说,当初怎么想到要种植药材?”
“回圣上,当初父亲离世,母亲身体不好。我与弟弟俱是年幼,做不动地里的活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