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千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相公,你也复生了?,容千丝,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她谎称自己出身商贾之家,大伙儿只当她是个宝惜娇养、温和内敛的姑娘,又因其容貌佚丽、技法不俗,处事不骄不躁,对她颇为友善。
巳时,阮时意画好草图,入室定稿。
她因徐赫早亡而不愿触碰丹青,目下眼界虽在,技巧则荒废多年。
难得静心重拾爱好,她专注投入,已达忘食之境。
期间,年过四旬的女先生巡堂,见她笔下萱花生动,夸赞“孤秀自拔,芳心解忧”,又谈及中院新增一佳作,风格与她相类,不妨借鉴云云。
阮时意欣然应允,见画上胶液未干,遂悠哉悠哉出门。
有别于亭榭翼然、花木扶疏的东苑,中院结构板正,建有保存书画的聚雅阁、放置画具的撷秀楼和举办集会的栖鹤台。
毫不意外,一批相熟的女学员兴致勃勃围着“南苑先生”的新绘之作,专心观赏其布局、用笔、设色、意韵,言语间流露的尽是钦佩和赞叹。
阮时意觉此画色泽清雅,牡丹风姿绰约,叶茂枝屈,小鸟妙趣横生,工笔精细部分明显受阮家技法影响;但太湖石玲珑秀奇,苔点用笔大气,却是徐赫独创的笔法,常人极难模仿。
某种微妙难言的预感翻腾,教她心尖再一次发颤。
正欲向黄瑾打听这位先生的仪表特征,以印证心中所想,恰逢拐角处脚步声近。
五人分作三前两后,信步而行,为首是位须发尽白、衣袂翩翩的老者。
姑娘们立马保持肃静,颔首致意:“苏老先生好。”
阮时意只需一眼,便瞧见后面那青年,人如雾中修竹,面容儒雅俊逸,举手投足丰神俊朗。
不得不承认,即便与书画院几位仙姿逸态的翘楚比肩,那人亦未输半分风华。
他从画堂前经过,神情淡淡的,目不斜视,全然没关注那群女学员,更没觉察她的存在。
阮时意悄悄勾了勾唇。
京城书画圈就这么一点大,早晚能碰上。
万万没料到,只拐了个弯儿,不费吹灰之力。
*****
接连两日,阮时意往书画院跑的时间,不知不觉变长了。
她原本坚信,莫论徐赫本人,抑或是他血脉,她都能平静接受现实。
活到这把年纪,自当坦然。
而实际上,她没想象中云淡风轻。
随着作画时线条的勾勒、矿物色的晕染,无数淡忘的记忆翻涌复至,提醒着她,他曾为了接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