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霁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庶庶得正,姚霁珊,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么,外祖父王襄的来访,则令傅珺头一次知道。自家外祖父对王氏的重视,似也超出了普通人家对庶女的态度。
王襄为了庶女王氏丧葬之仪,亲赴京城。这本身已经很叫人意外了。而在侯府住了三日后,王襄便提出要带傅珺去姑苏小住。以抚慰老妻丧女之痛。
彼时,傅庚即将续弦的传言甚嚣尘上,整个侯府都传遍了,甚至连续娶的对象都传了出来,便是抚远侯府的大龄未婚女卢莹,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傅珺也听到了一些。
对于此事,傅珺既未向傅庚求证,也并不觉得意外。
于她而言,傅庚更像是一个朋友,而非父亲。前世的她比傅庚要大好几岁,在她眼中,傅庚的许多行为冲动而偏激,与王氏带给她的感觉截然不同。
她看傅庚是隔着些距离的。某种程度上说,傅庚只是傅珺所借住的这具身体的父亲而已,在精神上,她对他并无依恋。
也正因如此,傅庚是否续弦、何时续弦、续娶何人……这些傅珺既无法左右、亦无力关心的事情,她也只是听听便罢。
而王襄的要求,则与傅庚续弦的传言配合得十分默契。
那一阵子,傅珺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侯夫人看她的眼神,很像是在看一个多余的物件儿。那种称量着该如何摆放这个物件的态度,让傅珺很是啼笑皆非。
她是侯府三房的嫡长女,这个事实永远不可能改变。她不管傅庚娶的是张三还是李四,她都会谨记,她是名正言顺的三房嫡长女。若有人记性不好,她会用她的方式帮那人长长记性。
也许是心态的转变,让傅珺对侯府中的一切人与事,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态度。而侯夫人的那点眉眼官司,她根本便没往心里去。
对于王襄的要求,侯夫人自是顺水推舟地应了,却不料,这件事在侯爷那里遭到了强烈反对。
侯爷道:“棠姐儿是我侯府的姑娘,才经母丧便远赴他乡,你叫外人怎么看我平南侯府?”
侯爷未尽之意便是,那头才有傅庚续弦的传言,这里便将先头太太所出之女遣至他处。外人看着,只会说侯府连个姑娘都容不下,只会觉得傅珺可怜、傅庚薄情寡义、续弦心胸狭窄。平南侯府的名声只怕会因此受损,故侯爷坚不同意。
傅庚对此不置可否。侯爷多次征询他的意见,他皆以岳父其情可怜,不忍拒绝为由推脱了。
因此,关于傅珺赴姑苏一事,便这样僵住了。在此期间,并没有人来征求傅珺的意见。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