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霁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庶庶得正,姚霁珊,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需要傅珺来烦恼。有许娘子与沈妈妈在侧。何愁宵小之辈得逞?
早在为傅珺打前站的时候,许娘子一眼便看出小宋氏不好相与,便不动声色地将那院儿里的两个婆子并一个丫鬟给收买了。
那两个婆子隔几日便会来汇报情况。而傅珺摔在小宋氏脸上的被盗物品清单,则是那个叫秋儿的丫鬟提供的。
为了在傅珺跟前卖好。那秋儿还无偿提供了小宋氏顺来的其他各房东西的清单,沈妈妈又将这消息透给了任氏,这才有了那次突如其来的大搜查。
因此,虽是与小宋氏母女结下了梁子,傅珺却并未担心,只是厌烦而已。此等小人就跟那苍蝇似的,嗡嗡嗡吵个不停,你想要拍死它吧,偏它就停在两扇窗户的夹层里,叫你看得见打不着,只能无可奈何。
思及此,傅珺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她停下脚步,举首回望。五月的初阳洒落在屋檐与树梢上,温暖明丽,一如这个季节。
她记得前世听过一首歌,歌中唱到:
有一本书告诉我,四月的下午不要错过。
可是,她终究还是错过了。在这个时空,她只能囿于高高的院墙中,错过了时间与光阴,错过这世间许多美丽的风景。
傅珺又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想这些毫无意义。除了面对现实之外,她别无选择。
她捏了捏眉间,勉强打精神来,问涉江道:“那位太太那里,近来可有什么动静?”
“那位太太”是傅珺对小宋氏的称呼。她不管宋夫人如何疼爱小宋氏,这个恶心的女人傅珺绝不拿她当亲戚看,平素见了小宋氏,傅珺最多会唤一声“姜太太”。
涉江便上前两步,轻声地道:“禀姑娘,那位最近的心思皆在长房那一头呢。”
傅珺点了点头,面上浮起一抹嘲讽。
小宋氏一直觊觎长房,很想将她们母女三个中的某一个或两上,弄进长房里去,这一点不光傅珺,旁人也瞧得清楚。
据说当年小宋氏刚住进王家时,曾穿轻裙、挽月髻,将五分颜色收拾出十二分来,趁着春风正好的日子,往王昌的必经之路上丢过小手绢儿。
叵奈王昌是个顶不解风情之人,不仅不解,还深恶之。小宋氏的花手绢儿被王昌直接踩了过去,连个停顿都没打。
小宋氏不死心,便又设计了些送茶送点心、送诗送针线的桥段来,却从没有一次得逞过。在王昌的书房门前,长年驻守着两个年老耳聋的老苍头。不管来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