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章 扩张护院,清末枭雄,雨天下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教头他们就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林哲已经是打算着把城东庄子里的货物进行转移了,现在时局混乱,哪怕是远离战区的绍兴也不安全,还是应该趁早把货物转移到上海这个条约港去。
这年头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安全的地方,那就只有上海这个条约港,上海因为租界的存在以及大量外国的驻军,从战争后一直到抗日战争,国内的内战不管打的多么激烈,都没能波及到上海租界地区。
这么一个地方自然也就在国内混乱的情况下,成为无数富人、商人们的首选避难之地了。
历史上,太平天国时期,上海租界里的华人从数千人猛增加到数十万的规模,整个上海地区的人口突破百万之巨,这些人里头的富商权贵给上海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无数战争难民给上海带来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从而彻底奠定了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经济以及人口基础。
和其他人一样,面对战乱的威胁,林哲首先的避难之地就是上海,为此他已经是打算把家族产业逐步转移到上海地区,而筹办蒸汽缫丝厂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布局。
林家的主业乃是生丝,而受到战乱的影响,林家在浙北以及苏南各地的大量直接经营以及合作者的手工生丝作坊都会受到重创,此时在上海筹办机器缫丝厂就是取代这些手工作坊的重要举措。
余姚林家,乃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大商家,从前明崇祯年间就是开始从事生丝这个行当,历尽两百多年发展,其触角已经是遍及长三角所有的生丝产地,在苏州、杭州、绍兴、宁坡等地都是拥有多个手工缫丝作坊,销往国内之余,也是大量出口。
同时还从事茶叶、瓷器的转手对外贸易,每年林家都会收购大量的茶叶以及瓷器然后卖给那些洋行。
林家直接雇佣的掌柜、伙计、工人就高达千人,而依靠林家过活的人数更是高达万人以上。
简单来说,林家是一个以生丝为主业的商业家族,当然了这年头官商不分,虽然林家是以商业为根基,但是也会培养家族子弟读书进入仕途,不过秀才倒是出了几个,但是一个举人都没能考上,更别说进士了。
不过林家人读书不咋地,但是林家不缺钱啊,数年前就已经因病去世的林哲父亲就是花费了数千两银子捐了一个候补知府,但是这捐来的候补知府顶戴如其说是为了做官,倒不是说是为了做生意更方便一些。
林哲的原身也是没有个科举天分的,随着多年都没能考上一个秀才后,已经是打算着拿出银子捐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