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办学难,清末枭雄,雨天下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同样的还有已经被作为首都的南京,同样已经是脱离江苏省的管辖,然后单独设市。
这一旦设为中央直辖市后,自然也就和江苏省没有什么关系了。
这薛焕想要把江南大学的设立地点从上海改为苏州也就不为过了,毕竟他是江苏的巡抚。可不是未来的上海市市长,他可不愿意让江苏投入大量地方财政进去,最后白白给上海那边做了嫁衣。
但是江南大学的办学地点放在上海,那可是陛下亲口钦定的。他江道泉可没办法改变,而且苏州虽然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城市,但是和上海比起来还是格局太小了。从江南大学本身出发,自然是更愿意把办学地点放在上海的。
在薛焕这边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后。江道泉又是奔赴上海商贸区,和商贸区区的区长萧昌中进行了面谈。
这个萧昌中作为商贸区的现任区长。已经是被内定为合并成立后的上海市首任市长了,所以这江南大学如果放在上海,毫无疑问是他的一大政绩,为此他不可能不支持的。
但是萧昌中内心里虽然想江南大学,但是上海这边的地方财政也不宽松啊!
上海的税赋收入不菲是事实,但是帝国现行的财政体系是要把大部分的地方财政收入都上缴国库的,给地方财政留下的财政收入并不算多。
而且怎么说呢,上海这边家大业大,商贸区现在正处于大发展期间,各种的基础建设投资非常大,单单是修路架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商贸区虽然地方小,但是国家雇员的数量非常多,这人员薪资开销也非常大,要想凭空挤出一大笔钱来支持江南大学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这大学又不是一次性的投入。
作为官办大学,这江南大学后续虽然会对学生收取学费,但是这学费不可能比帝国大学的学费更贵,而办学支出却是远超学费的收入,也就是说,这未来的江南大学每年估计都得填进去少则二三十万,多则四五十万的经费用以维持办学。
这部分经费虽然说中央也会支持一部分,但是地方财政肯定也是要支持一部分的,如果多了的话,就会影响到未来上海县和商贸区合并后的上海市的扩张发展计划。
作为内定的上海市市长,虽然还没有走马上任呢,但是他就已经是野心勃勃的制定了一系列合并建市后的发展规划,他要以商贸区为核心,向黄浦江的北岸两侧大规模扩张,尤其是准备在苏州河北岸地区筹办一个大型的工业区,用以发展生丝,棉布等纺织品产业。
尽管政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