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二章 新旧更替(二),清末枭雄,雨天下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些没有无法紧随时代掌控后装步枪以及散兵战术的军官将领们就会被迅速淘汰,他们短时间内可能会继续留任,或者调任到一些尚未装备后装步枪,依旧采用线列战术的部队里任职,但是两三年后如果他们依旧无法使用后装步枪的散兵战术,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一个:退役!
取代他们的则是那些从军校开始就系统学习散兵战术,步炮协同等专业军事技能的毕业生们。
目前皇家陆军军官学校的规模相当庞大,而且学制也逐渐完善。经过系统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综合素质上要远远超过当年余胜军随营学堂时代的毕业生,至于速成班的学生当然不在讨论范围之列。
等这些经过系统培养的毕业生逐渐成长的时候。甚至都不用多久,顶多三年时间他们就能够成为中华军的中下层骨干军官。等十年以后他们就能够彻底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
军官将领们的新旧更替实际上就和装备的更新换代一样的,老旧的东西不能用了就必须换新的,如果顽固不变一直保持所谓的传统,那么等敌人打过来的时候死的就是自己。
1860年的现在,不仅仅是军方,几乎整个帝国上下都充斥着革新,人们开始抛弃那些穿了小两百年的马褂旗袍,换上了中华装、西服以及汉服,原来叫嚷着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说什么也不肯踢掉的头发也是自发的剪掉了。
街头的铺面开始出现玻璃橱窗。货柜上出现了一些以往没有的新鲜玩意,肥皂,火柴、机织布等等日用工业产品开始以中大城市为基点,然后向小县城甚至农村辐射。
江浙一带诸多没有田地,尤其是那些不能获得遗产的次子,三子等开始涌入上海等城市谋求生活,长江航道上的蒸汽客轮几乎每日都不停息,冒着白烟往来上海和南京,九江各地。
往日里那些私塾、县学、府学里变成了小学、中学。读书声也从子乎者也变成了数理化的各种公式。
那些学子们走上秦淮河的青楼画舫时,这摇头晃脑之间也不是吟诗作对,而是争论数学难题或是其他自然理科。
这一切在数年前是绝对看不见的景象,然而现在却是出现了中华大地上。尤其是帝国根基深厚的江浙一带,更是焕然一新,走入这些地方。兴许地方还是这些地方,人还是那些人。甚至那些建筑都没有变化,但是仔细观察了却是可以发现和以往巨大的不同。
“这些年。上海的变化真大啊!”黄浦江码头上,一名穿着西服,带着礼帽年约二十五岁的年轻人看着眼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