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一章 教育强国,清末枭雄,雨天下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任期一般为五年,这些一般指内阁成员、各省巡抚等,而且从帝国成立到现在,就没有过出现过巡抚任职超过五年的情况,任期满一般都会调任,而更多的是任期没满也会调任。
至于中低级官员则是更短一些,县令、知府通常都是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三年任期后通常会调任,不过特殊情况下也会再连任三年。
按照这些官场惯例,宋勋其到明年的时候,就应该被调走了,直接告老还乡到不至于,作为一个巡抚级别的高级官员,放在前清那会就是二品的高官,他今年不过五十四岁而已。
而且身体也没有大碍,以他的年龄,完全还能再干一届,如果能够在六十岁之前进入内阁。到时候说不准还能够在内阁干一届再致仕呢。
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官,都是喜欢政绩的,而且宋勋其可不会把自己辛辛苦苦,甚至做出了不少政治利益付出才获得的贵州大学交给后人。等自己走了后,这贵州大学才正式开学的话,那么还有自己什么事啊?
所以,在宋勋其的大力推动下,贵州大学在短短半年里就是完成了讲师的招募和聘请。校舍是直接占用了以往官府的一座院子。
而后,在教育部的配合下,贵州大学就是进行了第一次招生,首批学生为三百多人。
其中贵州本地生源约五十多人,其他学生大多是西南各省的,此外也有不少西北、中原甚至东部省份的学生。
这年头帝国的大学那么少,每一所大学都有着大量学子挤破头想要进入,大多都是各省份统考里名列前茅的学子。
以往的帝国国内的各所大学通常都是自主出题对学生进行考核,但是这种招生模式一开始还可以,但是很快就是发现了各种问题。首先是不是每个学子都能够千里迢迢跑去报考的,而且报考大学和参加科举会试不一样,因为大学可不止一所,在南京有,在上海也有,广州和天津还有。
学生总不能把每个省份都走一遍啊,先不说这路途上的花费,就是时间也来不及啊,因为国内学生的招生一般是在七月份进行秋季招生,极少数是春季招生。学生们就是坐飞机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走遍全国赶场啊。
此外,学校自主招生之后,前两年还好,但是很快就是爆发了作弊丑闻。由于试题都是学校的老师出的,所以一些老师铤而走险,在考前贩卖试题答案等。
最后在1866年的时候,教育部不得不取消了各所大学甚至是高等中学、初等中学的自主出题资格。
每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