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八九章 无心插柳,穿越之寡妇丫鬟,南极蓝,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日头。已近午时,便与齐氏说道,“赵婶儿。素毅,歇了吧。后晌再接着干。”
齐氏点头,“卫极媳妇,你先带着孩子回去吧,轩儿这孩子真是乖巧,要是我家那大孙子在这儿跟着,早就闹着他娘不让干活了,咱们几个再干会儿再歇着。”
天好不容易放晴能干活了,晌午没时间歇着对于大伙儿来说也是正常的,累了渴了便在田间地头吃两口干粮,然后接着干活,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在天冷之前忙活完。
蓝怡解下包袱放好,到鸭栏边叫上文轩,手拉手往不远处的青山客栈走去。
“娘,该去接哥哥了么?”文轩兴奋问道,青山客栈成了义学后,小孩子们正新鲜着,文轩也央着刀无锋来看了两回,对于自己的客栈能成为村里的义学,文轩这样小的孩子也有种自豪感,每次回去都叽叽喳喳地与娘亲说半天。
“嗯,咱们去客栈,时间马上到了,接了哥哥咱们就一块回家。”蓝怡牵着文轩,背着背篓向青山白云、牡丹树丛中的客栈走去。
由于房子够用结实、赵里正、杨夫子和李应三方协调一致,义学各班上课正常,并未影响到孩子们读书。赵里正做主,每月补给客栈五两银子作为占房费,这点钱虽然不多,但也是个意思,义学夫子们晌午在客栈用饭的钱也是由村里支付的,周家村和附近几个村子在义学读书的十几个孩子晌午饭也是在客栈吃,饭钱由他们自己支付,李应按着蓝怡的要求,提供了适合孩子口味的菜谱,好吃不贵,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很满意。
大周十分重视民之教化,朝廷规定,村落超过五十户者,必须有义学或私塾,以供孩子读书认字,为此每年朝廷还拨下专项银子,由各县的学政负责监督检查,若是各村落不安此政落实,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各村虽然都有义学,但也有质量差异,北沟村的义学在杨夫子等人的努力下,一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也是赵里正颇为自豪的一点。
今年盖义学,他想着要扩大一点面积,多盖几间屋子,现在村里富裕了,今年又增加了苏永珅这样的正牌严师和整个县各村唯有他们村才有的举人教书夫子,想来村里读书的孩子肯定更多,房子多几间才够用。
到村里读书的四里八乡的孩子多了不止会受到学政大人的赞赏和奖励,如果这些孩子中能出几个有出息的考中秀才甚至举人,那他们村里的义学也会跟着沾光,他这个北沟村里正自然也会得到县里的更多奖励、他儿子赵良秀去县里当差更有把握、赵良才考举人时说起自己的出身和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