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云中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 要遵守科学规律,抗日之我为战神,风雪云中路,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是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可我们现在要专家没有专家,要技术人员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别说别的方面,就是连最基本的土木、基建方面我们都严重缺乏相对应的人才。此次会战在攻占哈尔滨后,虽然招到了一批伪满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的毕业生,可这些人大多都是初出茅庐。”
“甚至很多人连实习场都没有上过,一下子要搞出这么多的项目来,实在很吃力。一号,我知道军区已经想办法从美国请到一批专家来,而且也在与江北方面协调聘请一部分的专门人才。但一号,这都需要时间。”
“而且部队中的知识分子有限,即便请来专家,也有很多方面无法配合。无论是关内新动员来的大学生,还是北满就地参军的大学生,虽说抗日热情都很高,但是他们很多人都缺乏类似的经验。”
“还有,北满的气候您也不是不知道,眼看着今年马上就要上冻了,也就是说今年我们已经无法在开展任何的土建项目。而在北满一年之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无法施工,可按照我们的发展规划以及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仅仅基础建设就需要两年的时间。一号,您总不能让我们在露天的环境之下,生产汽车和飞机、坦克、重炮吧?”
“而且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人才,尤其是有经验的人才太缺乏了。按照我们目前的工业规划,仅仅冶金方面就需要至少一百五十人的专门人才。而现在,我们手头上的人还不足所需的三分之一。”
“人才,始终是掣肘我们发展的一大阻力。解决不了人才匮乏的问题,一号,我们的军工发展永远只能是一个蓝图。我们总不能总依靠外国专家吧。解决不了我们自己的人才,所有的蓝图只能是空想。”
对于熊大缜的叫苦,杨震想了想道:“如果军区在明年年初之前,给你解决二百名各方面的人才,你能不能让这些工厂在两年时间建立起来?我是说全面投产,而不是仅仅将工厂建立起来。”
杨震的答复,让熊大缜只能摇头苦笑道:“一号,您也是大学毕业生,应该知道科学规律不能违背的道理。二百名人才,对于我们目前的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还有,我们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两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说到这里,熊大缜皱了皱眉头道:“一号,除非聘请到至少两百名外国专家,同时我们自身动员至少五百名此方面的人才。采取边建设,边学习的办法。还有,采取边建设便开工。完工一部分,就开工一部分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