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章,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秀才班级给大家讲解的知识完全不同,对于唐太宗这样的圣明天子,童生的时候,大家都只是简单的记一下他的生平事迹。
到秀才阶段,夫子们就直接开始评论起生平,直接讲这位史学家说,那位大儒说这本史书说,那本诗词说,等等,都是历朝历代的一些著名的学者对李世民的评价,然后衍生到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评价,不同的身份都有不同的目的。
做皇帝的人和做大臣的人的评价截然不同等等,一堂课上下来,夫子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讲述,谢继宁一开始还能理解,到了后面就开始懵了,只能努力的记住,之后慢慢的感悟。
至于其他的四书五经的讲解也很深入,要求从四书五经中带来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求大家都用圣人典籍里面的道理来要求自己,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然后达到家庭的和睦,然后治国平天下。
扩展延伸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等也都有讲解,谢继宁必须打破自己前世的一些理解,不同时代对于这些诗词的讲解的有不同的说法的,所以这个课程对谢继宁来说是他进益最慢的一门课了,其他的都已经顺利跟上,并且还时不时给夫子惊喜,但是就这些,谢继宁进度慢极了。
最重要的学做文章,这是秀才学习阶段的重中之重,毕竟都是为了科举服务的,夫子们的第一步就是让大家直接动笔写,仿写大学问家的文章,如唐人的文章,宋代韩愈、欧阳修、朱熹、三苏等等的文章,学习他们的文章架构。
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大臣如何奏议,如何劝谏皇帝等等,都简单的开始学习。
律法还有算数也是重要的两门课,这些都是谢继宁的拿手好戏,算数,谢继宁站在了巨人难得肩膀上,律法凭借记忆力也能行,虽然刘方杰给谢继宁还有应文开小灶的时候,对于律法判案有不同的意见,那就是情理法理在判案中的选择。
书院的讲解就是依照律法来,一本正经,但是刘方杰就会仔细的讲,在实际的情况之中的执行,比如在刘方杰为官之时有一个案子是妻杀夫案,按律法当斩,但是女子婆婆求情,孩子幼小,无人教养,加上男子实在不堪,这样的情况下,刘方杰是选择是人治大于法治,轻判了该女子。
这些观点对于谢继宁来说,是挑战他的固有认知的,但是这个案子是众人都说好的,都认同刘方杰的判处。
除了学习各种各样的文化课之外,入学之后的演武场上武术课给了谢继宁很大的惊喜,主要是学习骑射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