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第三更),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观一书院的考试, 很严格,谢继宁之前就从秦士文那里得到之前的考试题目了,考试比院试的还要难, 院试考的大多数更加偏向基础,书院的题目更加天马行空,简单的也,偏题难题也有。
书院的考试分为几门,史学, 策论,四书五经基础填空,律法算学等。
谢继宁拿到卷子的时候,都吓了一跳, 先考的是史学, 卷子很难,题量很大,谢继宁先将基础一些史学常识都填上, 然后再思考后面的绪论,过了五月, 正是夏天,天很热, 外面蝉鸣声声, 谢继宁脸上的汗水大颗大颗的流下。
谢继宁努力放松心情, 不让声音影响自己的情绪, 耐心的答题, 仔细检查才交卷。
下午考的是策论和基础,谢继宁先将填空题做了,然后看策论的题目, 题目有两个,一个是经济方面,一个的道德方面的,谢继宁心里微微放松,这策论对他来说很简单,直接论述就行,没有太多的陷阱,很中庸。
谢继宁将墨磨好,然后挥笔写就,一起呵成,写完之后谢继宁也不打算检查了,因为这已经是他的巅峰。
第二天考律法和算数,这是比较冷的,所以两门放在一起考,算数的题目谢继宁如鱼得水,顺畅极了。
律法的死记硬背的部分,对于谢继宁的记忆力来说,更是简单,谢继宁唯一没有把握的就是判案题目,这样要考虑人情世故的题目,对他来说太过纠结,秦弘厚倒是如鱼得水,飞快落笔,毕竟他有一个当知县的爹爹,家学渊源。
考完之后,书院的夫子们加班加点的批阅成绩,刘方杰没有参与这次改卷,书院的夫子们也都是秉承公平的原则改卷。
赵知县正巧来书院有事情,得知此事,就将要说的事情放下,陪刘方杰下棋。
“你徒弟要是输了怎么办。”
赵怀瑜对观一书院很了解,深知秦弘厚是一个有实力的人,已经的好几年的秀才了,早就有机会考乡试,只是故意压下来,想要时候一举夺魁。
赵怀瑜不是第一个这样问的人了,书院的其他的夫子也有问过,整个观一书院,秀才这一级别,秦弘厚,秦士文,张友方三人都是考举人的热门,观一书院虽然是在县里,但是因为有这些名师,在整个中省也能排得上号。
秦弘厚的实力并不差,刘方杰当然也知道,但是还是笑着说道:“我相信我的弟子。”
赵知县喝了口茶,不在说话,只听到墨玉棋子放置在桌面上的声音,半响,刘方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