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第一更),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回庄子的路上, 看着活蹦乱跳的谢继宁,刘方杰问道:“你打算怎么开始,这些都要丛头开始采集, 开始问。”
得到授权,后续的问题对于谢继宁来说,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见自家师父考教自己,
谢继宁回答道:“这次选取了一些秀才参加这次地方志的编纂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没有参加, 因为咱们书院人多,下面的人就选得少,童生更是没有,但是咱们怀安县童生甚至连童生都不是的人才是主流。”
刘方杰点头, 的确, 单单采集一些资料而已,童生完全够用了。
“童生在乡间的影响力就足够了,而且因为谢家图书楼的原因, 联系到合适的人选是再简单不过了。”
“我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简单的教导他们,让他们知道需要采集的内容, 还有宣扬的内容就行。”
“一方面这是县衙的人物,有名声在, 另一方面我可以给他们足够的利益, 这点钱对于现在的我不算什么, 我还可以请他们帮忙带稻香书院年纪大点的学生去实习, 一举多得。”
刘方杰连连点头, 谢继宁这样的方法再好不过,对于那些童生来说,没有那么固执, 也不清楚地方志的编纂情况,有衙门的许可,他们会去做到,加上谢继宁愿意出钱,就更简单了。
虽然世人总说钱有铜臭味,但是人生在世,谁不为五斗米折腰,况且还有稻香书院的学生,那些都是谢继宁培养的,那些教课的夫子也都听谢继宁的,这样的学生一起去采集,既可以学到东西,又可以督促童生们。
正如谢继宁所说,他只是损失点钱而已,这点钱,对谢继宁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谢继宁悄悄的抬头偷看,只见自家师父虽然嘴上不说话,但是连眼角的皱纹都笑出来了,显然对自己的办法还算满意。
刘方杰一直教导谢继宁的主要的点就是要会用人,因时因势,显然,这次谢继宁的作法他很满意。
谢继宁很快就回板桥安排好这件事情,再次回到人物志小组之后,大家对谢继宁心服口服,没想到他真的做到了。
谢继宁则是暂时将人物志放下,等资料来了再说,自己则是又去风俗的小组查看情况,然后软磨硬泡将风俗里面一些恶俗的也弄没了,谢继宁的性格大家都知道,索性就听了他的。
时间就在一边修地方志,一边学习的过程中过去,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五月,第一批的稻香书院的学生已经三年了,可以准备毕业,有那些想要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