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家人的担忧之下, 谢继宁一行人踏上船,飘然远去,他们要从麻线河下游方向行驶, 先去江南,再去看望应文的爹娘。
刘永名在隆回县为官,这隆回县算的上是一个上县,之前的三年,刘永名勤勤恳恳的治理, 税收增加不少。
怀安县有推广什么,刘方杰都会写信给他,积肥,稻田养鱼, 谢家的秘方, 除开羽绒服还有贡品松花蛋,谢继宁都有写信告诉刘永名,虽然在执行过程中比不上怀安县, 但是也颇有效果。
无奈,如今林党当道, 刘永名出头困难,虽然今年考评不错, 但是还是在原地不动, 刘永名心性不错, 有没有不平之心。
写信让谢继宁这个师弟还有自家儿子应文应武好好照顾爹娘, 自己就扎根隆回县。
“正好, 我才就任三年隆回县的很多都才开始,或者都只是一个想法,一个规划, 如今我又留任,就安安心心好好的治理,也能对本地的百姓更加有利。”
在写给谢继宁的书信里面,刘永名乐观的写道,谢继宁和两个师兄的相处都不多,和刘永名这个师父的亲儿子只见过一次,三年之前,调任隆回县之前,过年前,短短的相处几天。
和大师兄顾启元更是连面都没有见过,都是书信往来,但是这两个师兄都对谢继宁特别关心,谢如方每一次去京城,顾启元都会用心的招待。
见谢继宁还有应文站在船头甲板上看风景,看够了船新鲜够了的应武蹦蹦跳跳的问道:“小师叔,我们第一站在那里啊。”
“咱们的目的地是江南,路上就随便走,遇到合适的地方就停船,然后下去走走,去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去吃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
谢珍珠和刘嘉盈正新奇的看着厨娘做饭,这两个厨娘是跟船的两个船夫的妻子,厨艺都是在谢继宁家的厨房学习过的,做菜颇有章法。
新鲜河里面捞起来的鱼,洗干净之后,直接微微煎了之后就放在砂锅里面炖上,汤色奶白,还放入几块豆腐。
春雨遗憾的说道:“船上人太多了,咱们从家里带的豆腐,才三天就没有了。”
“大哥说快要到咱们隔壁府了,到了之后停船,这些都可以下船补上。”谢珍珠回答道。
两人说话间,厨娘已经开始做第二个菜‘剁椒鱼’,从船上的箱子里面轻轻的拿出一个罐子,用木勺轻轻的盛出一点点红彤彤的辣椒,准备做鱼。
这剁椒是李麦穗亲手做的,最初的两株辣椒,弄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