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第三更),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起身来,谢继宁光明正大的抬头看了永安帝,然后震惊的长大嘴,整个人受到极大的惊吓。
永安帝忽然有一点点担心,自己吓了人一跳,会不会影响考试。
很快,贡生们一一就坐,礼部尚书就宣读题目,谢继宁耐心的听。
“制曰:自昔君天下之道莫要于内治之政修,外攘之功举……(1)”
谢继宁仔细听,殿试纸上是没有题目的,都是听主考官的读题,谢继宁耐心的听,这题目的主要点是在边防上。
大盛王朝其实很危险,前朝动乱,民不聊生,建立新朝之后,幸运遇到三任皇帝都算得上是明君,效仿汉代的文景之治,让百姓休养生息,加强吏治,慢慢的经济回复了。
但是大盛王朝是周边还是很危险,到处都是敌人,谢继宁结合实际,引经据典。
从让军队吃饱可以放下锄头训练,到需要加强思想建设,让大家忠心为君、为国而战的军队建设。
又说了如何经济建设之后提供先进的武器,好的马,好的船。
还有就是优秀的将领选取,文官如何合理的参与军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等等这些方面来回答这个策问。
不仅仅指出如今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合理的建议,也就是对策。
谢继宁本来就引人注目,如今坐在最前面,答题的时候挥笔而就,没有一丝丝的犹豫,显然内心早就打好腹稿。
永安帝走下来查看,在谢继宁身边站了很久,又看了看其他人的文章,然后就离开了。
其他的主考官则是一直在前面,不能步入考场,等皇帝走后,又坚持一会儿后,就到侧殿休息。
殿试的考试就考一道题目,写完就离开,谢继宁早早就写完了,然后站起身来,轻轻的给前面的官员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衣袍带起微微的风,吹到两边的桌子上,众人悄悄的看着谢继宁离开,飘然的背影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谢继宁一个人,在两边侍卫们的注视下,走过长长的大殿,走过朱红的大门,内心不像进去的时候一样激动,反而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走过金水桥,出了宫门,谢如方带着赵二牛还有青木青竹拉着马车在门口等着。
还有很多贡生的家人或者仆人在这里等着,看到谢继宁出来,都着急的说道:“有人出来了,有人出来了。”
谢继宁对文景逸还有顾夏光的下人说道:“你们再耐心的等等吧!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