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章 (第二更),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着人走后, 永安帝笑着说道:“继宁,你应该婉转点说,庚先生毕竟年老体弱。”
翰林院大学士和国子监祭酒两人对视一眼, 皇帝这偏心得太明显了,谢继宁太过情况,得理不饶人,皇帝还拉偏架。
谢继宁认真的说道:“回万岁爷,弱是今日庚先生用其他的话语来告诉臣, 女子读书无用,臣不会这这般说话。”
宋锦炎轻快的问道:“其他的,其他的什么啊!”
“回殿下,其他的客观存在的原因, 比如说咱们大盛是以农为本, 经济基础就是男耕女织,这样很多人认为女子读书不重要,毕竟读书没有用, 虽然这是错误的说法,但是会有很多人这样认为。”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男性掌握话语权, 但是这样的话,谢继宁不能说, 对谁都不能说。
“万岁爷, 臣之所以赞同女子读书, 其背后有很多的原因。”
这原因才是谢继宁早早就准备的杀手锏, 有大量相关数据资料, 凭借这些东西,以及对永安帝的信任,谢继宁确定就是有人来针对自己时候, 永安帝会保住自己,因为自己有用。
永安帝好整以暇的喝了杯茶,说道:“你说说,”
“前朝末年,昏君无道,民不聊生,战乱导致白骨遍野,千里无鸡鸣,易子相食,以骨为薪,吃观音土,这些事情发生至今不过百年。”
说起这些来,大家都心有戚戚焉,礼部尚书今年已经六十岁左右,那些事情正是他的父辈经历的。
“先帝爷建立大盛王朝,建朝初期,当时的人口不到前朝的四分之一,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千里无烟爨之气,民间百姓家里找不出一袋种子,百姓挣扎求生。”
“两位先帝爷和圣上励精图治,主圣臣良,朝堂文武百官精明强干,令百姓休养生息,才慢慢的回复过来。”
永安帝叹息,他本性情舒朗,爱玩爱笑,这些年,作为皇帝的他矜矜业业,庄严肃穆,不敢出错,毕竟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民生。
“微臣查了翰林院的相关记录,这么些年了,百姓的人口还是没有能达到前朝的,人口增长很是重要。”
在场的几人都重视起来,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土地需要人耕种,边关需要人守,各行各业都需要人,缴税,服徭役都需要人。
朝廷甚至将人口的增长作为地方官员的重要考核,大盛婚律规定,男子十六,女子十四就可以成亲,就是为了鼓励生育,是这些年,都富裕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