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6章,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谢继宁已经进入庄子,这庄子很大,但是韩之厚不像谢家一样,用心经营自己的庄子,对待庄仆也很刻薄。
庄子除开主院之外,去都是庄仆的住所,那些都不能称之为房子,顶多算是棚子,也只是比盐户的好一点,破破烂烂的。
三个地方救回来的盐户加起来有快两千人,这些人都吃不饱,穿不暖,长期的劳累让她们都已经疾病缠身。
谢继宁走进庄子看到的就是无数个棚子,几乎每一个棚子下面都躺着人,看见谢继宁等人到来,都面前抬头看看,然后麻木的低头。
孙大夫带着几个人在走动,检查,黄应荣带着几个宁德县的书吏正在询问登记。
“大人您来了,见过大人。”几人都起身行礼。
“情况怎么样,对她们的来历都问出来了没有。”
“这些人的情况各种各样,有的不少是畲族迁徙的,还有些是前些年受灾之后出来讨生活被抓的,有的是家里遇到小的案子,就被屈打成招,全家都被抓去煮盐。”
谢继宁记在心里,接着问孙大夫:“他们身体情况如何。”
孙大夫紧紧的皱着眉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才说道:“这些人身体都没有什么致命的,但是身上毛病很多,我担心会影响以后的寿命。”
“这些男子都长期劳累过度,又是在水里,外面看着强壮,实际上内里都是空的,女子的情况更严重,有很多病症,能活到现在,都是难得的了。”
谢继宁看像棚子,又回忆当时自己见到的情况,男女比例基本上是四比一,孩子就更少,在那种地方,人命是最不被看中的。
“用全力给他们治疗,衙门出钱。”
“这不是一下子能治疗好的,更多的要慢慢的养,这些人以后的日子苦得很。”
孙大夫说道这些都忍不住叹息,他虽然是大夫,但是却算不上是心软的人,看到这些人他都忍不住叹息。
谢继宁走到这些难民的中间,慢慢询问情况,隐隐约约可以看出,这些人都分成三个团体,显然三个地方救命回来的,下意识抱团。
看到谢继宁来了,钟百叶欢呼起来,连忙行礼:“见过大人,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其他人也被钟百叶带动都行礼,谢继宁轻声道:“都起来吧!”
钟百叶的孩子显然还记得谢继宁,跌跌撞撞的走到谢继宁的面前,抱住谢继宁的裤脚。
谢继宁低头将人抱起来,然后才和钟百叶几人说话:“你们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