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何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4章 (第一更),穿越古代科举扶贫,应何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拿上一根棍子,在前面一边挥扫,一边提醒。
孙川和青山赶紧围着谢继宁,警惕的看着地面。
“咱们不用进去了,我也只是看看,”
韩自厚等人选中这地方作煮私盐的地方,一是看中这地方背人,好躲藏,第二就是这里的海岸线宽平阔,这一带都没有珊瑚礁石,都是平坦的沙滩,取水煮盐最方便不过了。
“走,咱们去看看另外的三个地方去,这马永生一伙人选择这几个地方煮盐,这些地方一定有独到的地方,咱们看看去。”
“主子,你看今天来看着盐场是有什么打算啊!”
谢继宁解释道:“咱们太穷了,我看看这盐场,能不能捡起来用用,制点盐,换点钱。”
青竹笑着说道:“文大人听到这消息一定高兴,他一直为大人你花钱入流水担心。”
谢继宁笑着说道:“花钱的时候还在后面,文大人担心早了一点,现在都才刚刚还没有正式开始,他就开始担心了。”
青竹几人心里同时闪过一个念头,幸亏文大人如今不在,不然要自家大人气个半死。
接下来的时间,谢继宁又去看了另外三个,最终选择其中的一个,放弃另外两个。
虽然都是合适的海滩,但有两个只是占了隐蔽的好处,其他方面不够完美。
谢继宁要弄的盐场自然是光明正大的,能找到更好的选择,就选择放弃了另外两个,只留下两个。
回到县衙,简单的趴了几口饭,谢继宁就拿出纸笔,将盐场的地图画下,又将宁德县的几个盐场的位置也看好,打定主意之后去看看,去试验关于晒盐的事情。
县试的如期而至,谢继宁只能先放下其他的事情,专注在县试上面。
谢继宁忽然发现自己老了,看着县试的这些少年青年,谢继宁不可避免的回忆自己当年的县试。
有一种说法,当人开始回忆过去的时候,就证明他年纪大了,虽然加上上辈子,谢继宁已经不年轻了。
“大人,我还记得,你当年就是县试的时候被刘夫子收为弟子的。”沈庆云笑着问旁边的谢继宁,显然,开始回忆过去的不仅仅是谢继宁。
“那时候,咱们怀安县的读书人都想拜夫子为师,结果冒出了一个八岁小孩,大家都心酸得很。”
“我记得当时八岁,县试结束之后,就拜师父为师了,其实在更早之前我已经见过我师父了,有前缘在的。”
见沈庆云过来这么多年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