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13
西羚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四大文明古国1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西羚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并绘制了相应的图形】
【指南针让宋朝的航海技术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航船络绎不绝】
赵匡胤迷惑了。
天幕前面不是说过大宋军事不行吗,这要武器有武器,要兵书有兵书,怎么还不行?
身为皇帝,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定是帝王亲小人远贤臣。
“这么多写书的,怎么没有写教皇帝怎么当皇帝的?”赵匡胤骂骂咧咧,“没人写,朕自己写!”
赵光义没敢直接开口,但是天幕既然说他篡位成功,后面的皇帝很可能是他的子孙。
别的不说,自己写书肯定没问题。
赵光义心想:我来写!不但文采好,我还会画军阵图,文武双全,一定能流芳百世!
【宋朝的手工业中还出现了铜板印刷的广告,比西方资本主义印刷的广告要早三百多年。大学者苏东坡曾给一做油食老妇人做过一首广告诗,使之生意大振】
【出版行业除了诗词文学,还出现了类似现代报纸的“官报”和“民报”。官府使用“邸报”更能传达政令,民间有“小报”丰富生活】
【知识分子的增加,出版行业的发达,形成良性循环。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农业得到了更科学的指导,有了“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成为粮食主要产地,两浙、福建、四川是书籍和绢帛生产中心,广南和福建提供了其他地区所无的进口品等】
“咦,他们的邸报是可以给庶民看!” 刘彻感觉又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西汉时期,皇帝和各行政部门发布的信息会被收集起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通过驿站传送给各郡的太守参阅,而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
当然,这个时期的邸报百姓是没资格看。
“这应该是有选择的内容。”主父偃心思复杂,只这一会功夫就想到了假如对外发行可以写什么,比如,写藩王的黑料,可以让百姓集体支持削藩,不战而屈人之兵……
“只有我关心发行这么多报纸需要用多少钱,用多少纸和墨吗?”桑弘羊默默提醒众人,脚步不要跨得太大。
用绢帛或者竹简显然成本太高,目前大汉连普通官员都用不起,想对平民发行小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纸张。
君臣齐齐沉默。
大汉目前连纸都还没发明出来!
“这纸,到底是怎么造的!”刘彻咬牙切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