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湖涂,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基层培训?”程书记放下茶杯,认真道,“这个培训是咋回事?”
“这个培训,我之前考虑的是针对妇女同志的,现在程书记您说让我搞培训,我觉得男同志也能一起做。比如女同志可以给他们培训一些做衣服,织毛衣之类的手工手艺,让他们除了种地之外,还有别的本事。男同志可以培训他们泥工,养殖之类的本领。”
她之前还真没想过给程书记提这些,只准备训练一下女同志。算是妇联工作的一部分。毕竟她表现的再好,也只是一个妇联的干事,人微言轻。现在程书记找她头上来了,她觉得程书记既然自己找过来了,说明对她的意见还是愿意听听的,她就干脆试着讲讲。
程书记好奇道,“这些有啥用呢?老农民用不着这些呀。”
“程书记,这年成不好啊,啥时候也不知道能好起来。但是咱们这边是没粮食,还有一部分地区是不缺粮食的啊。”
这场干旱虽然面积广,但是还有没涉及到的地方。以前苏曼就听一个老人说过,说她们那会儿困难时期,很多地方人吃不上饭,他们那里还能吃上白米饭和红薯饭。
她认真建议道,“不农忙的时候,咱公社就去外面找单位接活回来做,给农民同志们找一条收入的路子,大伙儿不是都能多一口饭吃吗?”
“还能去外面接活?”
“咋不能啊,外面那些单位都是有产量要求的。但是如果多招了工人,他们养不活,压力大。如果我们接一些不需要机器设备的活回来做,他们给一些工钱,这不是互惠互利吗?咱到时候好好试试。”
程书记和郝主任目瞪口呆。
还能这么操作?
倒不是他们脑子不如苏曼好。而是见识的东西还是没苏曼多。他们被这个时代的条条框框限定起来了,不敢踩线。但是苏曼就能在这里面找漏洞。
郝主任担心道,“农民是不能接活的,这是走资本主义的路子。”
?
“私下里不能接活,但是咱公家不能组织吗?之前不是还搞炼钢吗?我记得好像还搞过养殖场之类的。咱们可以组织一个北河公社服务厂。咱不给农民发工资,咱给农民同志发工分。用工分换东西。”
这个时代的公社还是想过很多办法让农民日子过的好起来的。只不过技术实在跟不上。养殖场开起来没多久,猪病死了……也养过果树,然后发现花的时间挺多,结的果子没多少。还不知道往哪里送。
程书记心里很担心,但是心里又很痒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