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毒舌博士的日常
小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毒舌博士的日常,穿越后我教曾祖当名医[民国](暂名),小春,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手指儿子,气得说不出话来。每次父子俩吵架,这都是必备场景。
同事们总结陈柏年出门诊三大法宝:面瘫毒舌加计时。
面瘫就不用说了,就他这高个子加浑身腱子肉,绷住表情就很有震慑力。
而他经常用非常规语言,迅速结束病人的唠叨。举例如下。
病人:这药不吃行不行?
陈柏年:行啊,那就死得快点呗。
女病号哀嚎:医生,你再仔细看看。
陈柏年眼皮不抬一下: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惩罚。
病人情绪失控:啥病都没看就开一堆检查单,你们这帮人都是白拿工资的。
陈柏年:不好意思您挂错号了,出门左转上三楼,精神科在那儿。
病人哭哭啼啼:能让我爸再多陪我两年吗?
陈柏年冷血地回答:能是能,不过他得在上面陪你。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他门诊时口袋放个计时器,每个病人进来他开始计时,到了五分钟计时器响起,他就必须得把这个病人结束,叫下一个号。如此程序化操作,他才能在半天门诊时间里看完40个号,这还不算加塞的复诊的来打招呼的。
按陈柏年的话来说,他这是为了提高效率,谁让中国医生要看那么多病号。
每次上门诊,他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不停问询开单开药,门口挂着“一人一诊,门外等候”也没用,永远有人喜欢没轮到自己也往里挤,永远有病人对他充满各种质疑。这种情况下,他不绷脸不怼人,来不及看完也一样被投诉。
这是陈柏年常年高速运转养成的工作习惯,他可从没想过会到一百年前当医生。
他家曾祖还以为,只要能开药能治疗,再多的免费问诊都能赚回本。他怎能料想到,陈柏年跟病人的对话是这样的:
“你这症状应该是慢性肾病,得看肾内科做透析,我是外科医生,看不了你这个病。对了,你去上海也没用,这个时代还没血透机。”
“你得背上24小时动态心电图,采集到完整数据,才能证实你是否有房颤。即便确实是房颤,我也没办法给你做房颤消融术。这个时代没有holter,没有三维成像系统,也没有消融导管。”
“阿尔兹海默,哦,就是老年痴呆,接下来你的记忆将越来越退化,认知功能将逐步丧失,放在这个时代无药可治,就算在一百年后也只能延缓,无法根治。”
“喝中药只是安慰剂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