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胜利,一些牺牲是值得的。
作为三军统帅,有些时候也不可能太过于仁慈,否则付出的代价,往往远比牺牲更大。
经过两天准备,十一月二十日凌晨,韩烈率领的十万大军,正式吹响了水淹开封的号角。
开封城北黄河堤坝之上,万骑军主将崔定国,在晨雾消散之际,正式下达了决堤的命令。
“各炮开火,炸毁堤坝。”
王之纲,孙平二人率领的亲卫后军重炮队,三十六门红夷大炮,瞄准挖掘了数里长的坑道堤坝,同时展开了一轮齐射。
“轰隆!
轰隆!
轰隆!”
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黄河大堤在炮火之中,瞬间决口,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水,犹如咆哮的巨龙一般,席卷向数里开外的开封城墙。
开封北门城头之上,镇守的敌将正是李本深,这位出身义军,又在明军之中干到参将,如今又投奔了满清的叛将。
随着堤坝河岸上的炮声响起,李本深就被惊醒了过来。
起初他还以为是明军开始攻城了,当他来到城门楼时,看着雾气笼罩的原野,却根本没有发现明军的踪迹。
“水,发大水了。”
正在李本深迟疑之际,有眼尖的士兵,看到地面上,不断涌来的水花。
“不好,明军决堤淹城了。”
李本深本能的反应了过来,大叫一声的他,看着不断涌来的大水,满脸都是惊骇之色。
“快,快立即向洪大人汇报。”
虽然倒灌的黄河之水,不可能淹没五丈高的城墙,但处于平原低洼地面上的城池,却无法阻挡河水倒灌入城。
一旦河水灌入城中,超过一定的深度,城中的军民,就只能逃到城墙上躲避。
而且城中的钱粮,一应军需物资,也会被河水浸泡淹没。
更可怕的是黄河之水不决,一日口子不堵上,河水就会退去,这对于困在城中的军民来说,那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当总督府内的洪承畴,接到汇报时,城中地面上的积水,已经足有一尺深度。
而且河水还在不断地暴涨,这一刻,整个开封城内的军民,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韩烈小儿,他怎么敢啊,如此狠辣的手段,他不怕天谴吗?”
冲出府邸来到总督府大门口的洪承畴,看着街面上不断涌来的积水,一脸震惊的他,忍不住破防发出了一声咆哮。
然而这厮却不想想,他做了汉奸,满清走狗之后,所造的杀戮恶行,足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
“传我军令,速速抢救府库钱粮,搬运城头避水。”
虽然充满愤怒与不甘,但洪承畴还是立即冷静了下来。
如今虽说洪水入城,但有城墙在,加上洪水肆虐,明军也不可能杀入城池。
这个时候,当务之急,自然是保存好钱粮,才是当务之急。
若是钱粮被大水淹没,城中二十万百姓,七万多军队,那就真的只能喝西北风,饮黄河水充饥了。
洪承畴的军令虽然快速传达了下去,但执行起来却很困难。
因为河水来得太快,短短半个时辰,城中的积水已经三尺深,低洼之处更是达到五六尺深度,偌大的开封城很快就变成一片泽国。
这个时候别说搬运钱粮,就是逃难都来不及。
城中的军民,争相逃往城头,到处都是哭喊逃难的声音。
洪承畴在左右将士搀扶下,一路上奔逃到东门城楼上时,全身早已经湿漉漉一片,这大冬天的冻得他之哆嗦。
十一月的下旬,大清早的温度本来就已经降到零度,湿了衣物的军民,无不是冷的瑟瑟发抖。
虽然这一幕十分残酷,但却无疑说明了,韩烈的淹城战术,显然是成功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