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将军,尼堪贝勒刚刚传来消息,说是明军大军压境,他已经率军撤往大名府。”
“他建议我们放弃聊城,退守临清关,诸位将军对此怎么看?”
此时的岳乐,年仅二十一岁,虽然年轻,但他也已经从军数年。
前年他就追随豪格,参与了蜀中战事,并且立下赫赫战功。
这一次他被晋封,大将军,贝勒完全是属于破格提拔。
为了证明自己,他的内心是十分渴望,能够在这一战之中立下战功,让满朝文武见识到他的能力。
此刻,他的大帐下,坐着十几名大将,主要有护军统领顾纳岱,费扬古。
左右两翼统领格霸库,巴奇兰。
还有镇国将军穆尔祜,此人是贝勒褚英之孙,贝勒杜度之子。
以及前锋统领特锦等将领。
这些战将都是满清朝廷之中,赫赫有名的女真大将。
“尼堪贝勒手握五万大军,明军刚到,他就撤退了,未免也太胆小了吧?”
镇国将军穆尔祜得知尼堪退军了,为人耿直的他,张口就讥笑了起来。
“这两年尼堪贝勒,在山东,河南战场屡战屡败,我看他确实被明军吓破了胆。”
年轻的左翼统领格霸库,也是面露讥讽之色。
“现在讨论的是战是撤的问题,还是不要讨论个人问题了。”
护军统领顾纳岱皱了皱眉,打断了二人的话头。
顾纳岱是军中老将,身为护军统领的他,威望和地位摆在这里,他一开口,大家也都不敢再胡乱开口。
“岳乐贝勒,我们背靠临清关,又有运河作为屏障,进可渡河,退可守城,实在不行,也可以撤往德州。”
“从地理条件上说,显然要比濮州更具有镇守的优势。”
“不战而退出东昌府,那么东昌府治下三州,十五城就只能拱手让与南明。”
“这对于军心士气,将会是不小的打击。”
“另外,对于朝廷,也无法交代。”
紧接着顾纳岱把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下阐述。
另一名大将,护军统领费扬古,这会也点了点头,附和道。
“不管怎么样,我认为可以先打一仗,若是明军真的势大,再撤退也不迟。”
可以说顾纳岱和费扬古的想法,倒是与岳乐想到了一块。
这次南下增援,他本来就是带着朝廷的使命,以及建功立业之心而来。
如今明军即将抵达,自己不战而退,这岂不是一个笑话?
“二位统领所言甚是。”
岳乐欣然点头,沉声下令道。
“从现在起,各旗人马做好备战,要立即派出斥候,探查明军动向,防止明军突然袭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