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遗书
巫朝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7章 遗书,[红楼]黛玉义姐不好当,巫朝尘,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却多能藏满敌军的密林,大军行进时易被埋伏,也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而走唯一的一条官路,恰恰必要经过大川郡。
谷浩令几支军队转往李成县,又亲自到李成县坐镇。林棠身为督军,自要随行监督。
对大川郡的第一次试探性进攻很快开始了。
平东军作为大周东北方向专门针对渤海的大军,平时编制为十五至二十万人,这几年因筹备战事,平东军募兵训兵,战前又从各地抽调军队,此时共已有六十万人之众,其中三十万余是可以上前线的精兵,另外二十余万则是预备役并负责后勤杂事。
一般正四品指挥佥事麾下至少会有两千四百员士兵,正三品指挥使则至少可指挥六千余人的军队。此乃战时,军队扩充,每位将军手下的士兵也有增加。现今谢淮麾下便有两万余精兵,都是至少上过几次战场,经过血与火的好汉。
但军队之中也有明争暗斗、倾轧算计。攻打一国这样的大战既有风险,也是难得的机遇,人人都想凭功封妻荫子,享一世荣华。谷大将军年近六十,乃当年东平郡王的旧部,既有几分真本事,也深知平衡之道。谢淮确是有大才之年轻将领,从军三年便升至正三品指挥使,桩桩件件功劳都是实打实的。可他毕竟出身豪门贵胄,乃是皇后娘娘家中亲侄,若只令他一人立功,便是拦了别人的路,也不利于军队人心管理。大川郡城外地形险要,不能直接攻城,最好先用火·炮破坏墙体,而会用清宁炮的炮手在每位指挥使手下都有不少。因此本次他并不用谢淮,而是用了别人。
谢淮自会认字起便和长辈学习朝堂政事,后又随林棠亲至宁西军中学习三载,又如何不知人心平衡之理。谷浩不用他,他并不在意,安抚了不平的下属们,又给亲信将领交了底。
他们不会闲太久。现今是五月,最多再过一个多月,不到七月,谷浩一定会用他。
渤海国山川地图有大半都是谢淮亲手画出来的,在平东军中,他是对大川郡附近地形甚至整个渤海地形都最熟悉的人。他曾混入大川郡城中,甚至混到了大川郡修建城墙的劳役里,知道渤海国这几年对大川郡城墙下了多少工夫——几乎是尽全国之力——去修整加固。
皇上于今春下定决心开战,不再多准备两年,至少有一半是因他的这一条消息。
谢淮不后悔几次命悬一线,他早就知道,经过这几年,只要他活下来,攻下大川郡之功必会是他的。他也感谢他的出身,让他不必费心去找什么靠山,也不会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