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天作不合,许乘月,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任丞相孟渊渟——稍作奔走通融,让岁行云在放榜之前面见了当时负责选拔学子的四名典正官,得到了单独的补选机会。
也是岁行云争气,虽补选文试答卷表现平平,可武考出色,最终顺利成了雁鸣山武科讲堂首届学子之一。
或许也就是从那年起,岁行云这短短十七八年的一生,就已注定会是如今这结局。
一个多月前,从岁行舟口中得知那个惊人消息的当晚,赵荞梦见了岁行云。
她还是十五六岁的模样,站在北城门下,一袭戎装意气风发,姿仪洒脱地肩扛长刀,回头一笑,脆生生道——
“阿荞,你的朋友岁行云要去北境戍边啦!那是我家的来处,也是我的归途。我是世间最英勇的战士,此身许国,不必相送!”
两行泪从赵荞眼中滑落下来,可唇角却弯起感慨笑弧。
“那年她离京时曾对我说,‘将来我就死哪儿埋哪儿,马革裹尸都不必。若有朝一日你听闻我战死的消息,不要哭,替我照应兄长一二即可,拜托了’。”
有些事,当时不会去深想,经年之后再回忆,才知其中藏了多少秘密。
或许那时的岁行云就是想告诉她,你的朋友此去,是回不来的。
所以不必相送。将来,也不要哭。
岁行云为国戍关三年多,血洒边境无数回;最终又在雪崩的生死关头选择了用自己去换两千同袍。
出京时她说过“此身许国”,最终没有辜负年少时吹过的牛。
“我愿意相信岁行舟的话,也愿意跟着他冒着风险去帮忙做成这件事,”赵荞轻轻闭上眼睛,喃声道,“但我也有所准备的。若最后他没能如他承诺的那样亲自去松原带回活生生的前哨营两千人,结香会杀了他。然后,我去御前请罪。”
赵荞选择了相信了岁行舟那惊世骇俗的说辞,这事在任何看来大约都会觉她冒失疯狂。
可她必须相信,为了岁行云。
她与岁行云分食过同一碗肉末粥;一个动嘴、一个动手与来岁大娘摊子上找茬揩油的小混混干过架;一道去京郊広严寺上香踏青……
那时赵荞年少轻狂,出门不爱带随身武侍,还总想方设法甩掉暗卫。
曾经有一次在夜集地摊上,她莽撞揭穿了别人的江湖把戏,被一群人追了几条街围着揍。
在暗卫赶来之前,是岁行云趴在她背上护着她,自己被人打得咳出了血。
却还笑着安慰她,“阿荞,不要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