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木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溪头村通电,穿成男配的爸爸,紫色木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社。
两个小时后,他们到了供销社,参观了厂里的两辆拖拉机之后,又拉着面粉去了货车厂,把2500斤的面粉交给货车厂经理,从此,两辆拖拉机就是他们食品厂的财产了。
虽然是食品厂的财产,但是每周一次进城,还是为村民免费提供的。以前坐牛车还要收钱,现在坐拖拉机不用钱了,真是太好了。
3月15日,天还没亮,山地的汉子们拉着一批又一批的面粉到了供销社,留下郝社长的2000斤,余下的装到两辆拖拉机上,每辆装5000斤面粉。其实这个拖拉机是60马力的,可以承载一吨半的货物,但是这个拖拉就有些旧了,为了安全着想,他们只拉了5000斤的面粉。一辆拖拉机是老师傅开、一辆拖拉机是顾希开。杨书记坐在老师傅开的拖拉机上,他要带路。杨富国坐在顾希的拖拉机上,他也要带路。
两个小时后,拖拉机到了邻县的供销社,送好货之后,顾希和杨书记又去了其他的供销社跑货。
邻县一共有10个供销社,顾希他们只合作了五个,剩下的5个也不能剩着啊。其实,剩下的五个供销社也想要面粉,但是他们没有打听到货源。他们也向那五个供销社问过货源,人家不说啊。结果,他们那边的村民总是跑到那五个供销社那边去买东西,以至于,供销社之间的生意落差很大。
现在一听顾希这边上门了,再看面粉质量,又听顾希说其他五家供销社的面粉也是他们提供的,马上就订货了。也是每周1000斤的量。其实这个量真的很少了。一个供销社下面算10个村好了,等于一个村100斤的量,要知道有钱的,一次性就买了几十斤的。可是他们也知道,越是精细的东西,就越不能多。
当天下午顾希他们回到食品厂,第二天早上,又去送了一万斤的货。因为食品厂半个月送一次。
5月底
吴队长之前谈的鱼肉来了,本来是用面粉换鱼肉,但是因为以供销社的名义收,所以直接给钱。五千斤的鱼肉,2毛钱一斤收的,一共支付了1000块钱。因为鱼容易坏,要先处理掉。所以六月份的面粉暂停了,而且,土豆和番薯的数量也不够。附近能收的村子都收了,土豆和红薯的数量还是跟不上。不过郝社长管辖的村子都开荒山地了,到了下半年,数量就跟的上了。
鱼肉处理好之后,再做出鱼干,5000斤的鱼肉,也只有2000斤。2000斤的鱼干,以一块五一斤的价格,分给了18家供销社。
7月开始,继续销售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