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6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9章 白胡老头,赌石小子,老鬼63,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床上的曾静问道:“天翔,出了什么事?”
“唉,我昨天跟爷爷去看了一个瓷器,我认为是假的,但我没证据,现在麻烦来了,x宫博物院要来人买,如果买回去是假的,连祁老都跟着丢人。”
“你证明不了吗?”曾静追问道。
“就是证明不了才麻烦,而且这个大罐已经有好几个顶级专家的鉴定证书,都说是真的,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楚天翔苦恼地说道:“我那套说法上不了台面,结果也许正确,但鉴定过程没人相信。”
曾静从床上下地,说道:“那我们上午再过去看看,也许就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两个人下楼,看见老爷子刚从外边回来,楚天翔就把事情说了一遍,老爷子沉吟了一下,说道:“我跟你们去吧,我也想再看看。”
楚天翔已经把自己的怀疑跟老爷子说了,对方基本上认可了楚天翔的说法,但真要想说服一个外人,就楚天翔那种靠手摸的江湖道行,别说相信了,不当成骗子就不错了。
三个人出门,等来到拍卖行,也许是上午,人没有前两天多,老爷子叫工作人员把那个大罐拿出来,楚天翔拿着放大镜,仔细的看着罐体,他想最好能找到一个接口,这样才有说服力。
可惜,他看了半个小时,什么都没发现,别说接口了,连一个细小的裂纹都没有,看来这些做赝品的人绝对是顶级高手。
按照王杰的说法,如果真是赝品,这些人花费上百万就是为了博取上亿的利润。
国内艺术品的造假史源远流长。
自汉代始,后朝仿前朝就非常流行。造假大体分两种情况:一是崇尚古人古物而仿之,二是受利益驱动而仿之,现在绝大部分造假属于第二种。
其实对于艺术品的造假也不能一概否定,就拿书画来说,当年张大千仿石涛的山水画作,骗过了很多大收藏家的眼睛;齐白石晚年作品上的工笔草虫几乎都是学生画的;明代大画家仇英仿的《清明上河图》在拍卖会上卖到几十万;
仿制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生产力。
康熙时期做了很多仿制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在当时来说就是假的,就是赝品,可是到了民国的时候康熙时期仿制的假货也十分难得,十分稀少。同样的例子,民国时期仿制清三代或明代的瓷器,现在也是很难得,价格往往比同一时代的物品还要高。
问题这个大罐被认作是元代青花了,那就离真正的价值差的太远了。
老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