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书对于赚钱这件事倒是不着急,在她看来,星空卫视是一家立足于亚洲的国际性电视台,扩张版图和影响力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眼皮一翻,陶玉书懒得理会妹妹的作怪,她又看了一眼手表,刚打算问助理赖万琴梁伯韬到哪儿了,梁伯韬就出现了。
见他满脸春风,似有喜事,陶玉书没有直接开口询问,而是将他带到了华章天地顶楼的办公室。
“看起来有好消息?”
陶玉书语气轻快的问道。
“是。”
梁伯韬干脆利落,“经过这段时间的关注,我们已经筛选出了一批可疑的账户,这些账户很有可能就是新闻集团提前布置好的暗线。”
听他这么说,陶玉书的眉头轻蹙,“确定吗?有证据?”
“确凿的证据很难抓,但交易数据不会骗人。”
梁伯韬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语气慎重道:“而且我掌握到了一个信息。”
陶玉书的脸转向梁伯韬,她知道这才是梁伯韬要说的重头戏。
“什么信息?”
“就在一周之前,汇丰银行批了一笔高达4亿美元的贷款!”
4亿美元!
换算成港元就是差不多30亿,不管是在香江还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笔庞大的贷款数字。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如此庞大的贷款等闲公司是不可能借到手中的。
放眼香江,能让汇丰给予这种待遇的公司也是屈指可数。
“查不到放贷对象,对吗?”
陶玉书问。
“对。”
如果是香江的大公司贷款,没必要隐瞒消息,想要隐瞒这种消息也很困难,那么就只能是外资贷款。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大规模资金流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外资通过贷款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也很正常。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普通的经营活动可是很难贷这么大一笔钱的,除非是涉及到大规模的收并购或者是投融资。
最近香江的商界风平浪静,至少在陶玉书和梁伯韬的层面还未听说过有哪家外资即将有大动作。
如此一来,这笔贷款资金去向的可能性指向就越来越明确了。
“伯韬,我记得李家大公子现在是汇丰银行董事吧?”
陶玉书的一阵见血,让梁伯韬陷入了沉默。
李嘉诚的发家史港人再熟悉不过,其中有一个关键节点就是他结识了当时汇丰银行的大班沈弼。
可以说,没有当年沈弼的鼎力相助,就没有如今名震香江的首富李嘉诚。
因此多年以来,李嘉诚一直与汇丰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在八十年代初期,李嘉诚便已担任汇丰银行董事职务,数年之后更是成为了汇丰银行董事局执行副主席。
然而就在1992年,李嘉诚先是将香江“商委会”
的名字让给了长子李泽钜。
这个会议被称为“香江商务局”
会议,在商界地位非凡,意义重大,历届出席该会议的无一不是香江商界极其有名望、地位显赫的人物。
那一年的商委会,一共有18位商界名流和3位非官方议员参加,时年仅有28岁的李泽钜在一众大佬当中年轻的可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