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亲自为梁伯韬倒了杯茶,“开春新炒的碧螺春,尝尝。”
“清香幽雅,沁人心脾。”
这话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梁伯韬的态度,陶玉书微笑着说:“回头给你包点回去,朝阳朋友从浙江寄过来的,尝个鲜。”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闲话了几句,两人才聊起正事。
陶玉书联手梁伯韬狙击南华早报集团股票,前后三个月时间,最后动用了近13亿港元资金。
以盈亏来算,是先赚后赔,直到最后这一波拉升出货才回本并且赚了一笔,盈利达到了3.5亿港元。
以13亿的资金规模坐庄,先期有心算无心,又动用极大的媒体资源,这个收益率着实不算高。
主要原因是在于,陶玉书从战略角度出发,在中期以不计成本的方式打压南华早报集团的股价,逼得南华早报集团不得不动用资金护盘。
虽然牵扯了对方的精力和资金,也把前期的利润都吐了出去,并且还亏损了不少。
在这件事上,陶玉书等于欠了百富勤和梁伯韬一个人情。
“林太说的哪里话。
这次的事大部分资金都是林氏出的,我们只是跟在你身后敲边鼓而已。
况且百富勤去年的盈利也不过才8亿港元而已,这场胜利的收益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笔大收获了。”
陶玉书却坚持道:“一码归一码。”
说话间,陶玉书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袋,递给梁伯韬。
“这……”
梁伯韬看了一眼文件袋里的东西,有些意外,一时不知该如何作态。
“林太,这不合适,我们已经赚到了利润。”
“没什么不合适的。
这次的事你们百富勤出力甚多,也跟着担了不少风险,如果不是因为我的策略,应该还能多赚几千万。
这些是你个人应得的,至于百富勤,未来也会有回报的。”
陶玉书给梁伯韬的文件袋里装的是软件银行的无记名股票,价值300万美元,算是酬谢他精妙的操盘和为合作所冒的风险。
成立六年时间,百富勤已经跻身香江十大证券公司行列,仅去年的营业额就高达54亿港元,盈利8亿港元。
梁伯韬虽然身为联合创办人之一,所占股份却并不多,仅为8%。
按照纸面财富计算他已经身价数亿,但股票毕竟不能随时变现。
所以他的收入还是以薪水、奖金和分红为主,即便是在这几年收入节节攀升的情况下,每年的收入也就在三四千万港元之间。
300万美元相当于他近一年的收入了,这个礼物不可谓不大。
关键是梁伯韬觉得在狙击南华早报集团股票这件事上,他和百富勤已经获得了应得的收益,再拿这些股票,实在受之有愧,以至于心中一时竟生出几分诚惶诚恐之感。
梁伯韬的心理活动陶玉书不得而知,但从他捏着文件袋的手指可以看出他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
这也是陶玉书想要看到的效果。
梁伯韬和杜辉廉能用短短六年的时间便将百富勤做到年营收几十亿港元,跻身香江十大证券公司之一,确有其过人之处。
而且认识这么多年,陶玉书对梁伯韬的能力、人品也都比较信任。
通过这次狙击南华早报集团,她再次对资本武器的力量刮目相看。
未来她手下的产业要想在国际上走的更远,需要这样一个在金融方面得心应手的帮手,梁伯韬是个值得拉拢的人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