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隐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章成婚,伐明,林泉隐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伐明 !
大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这是崇祯元年第一场雪,也许也是最后一场雪。
在这漫长的一年中,整个陕北之地,都没有见过一滴雨水。没想到刚刚入冬之后,却下了一场少见的大雪,民间的谚语常常说‘瑞雪兆丰年’,但是刘宣却知道,明年绝不是一个丰年,从天启四年到崇祯六年这十年间,整个陕北之地都是连年大旱,几乎颗粒无收。
陕北的老百姓活不下去,几乎全部都去造反,成了让朝廷深恶痛绝又头疼万分的流贼草寇,经过二十年战乱,在清朝顺治三年之时,整个陕北之地,已经是千里无人烟了。
大地一片朔白,寒气瑟瑟迫人,远处的一片林子被些许白雪覆盖,光秃秃的杨树柳树静静地矗立着,树上的树皮也早已经被饥民剥去食用。
偶尔有几只未去南方过冬的麻雀叽喳几声倏地一声飞走了,随着树干的震动几丝白雪簌簌地落到了地上,大地像死了一样静谧,仿佛预示着这个悲惨的世界。
天空乌沉沉的,刘宣站立在天地之间像远处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净,心中竟然有了一股寂寞凄凉之感。
现在正是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时期,在这个残酷的时代,气温往往比正常低上许多,就连南方的福建广东之地,在冬季也常常普降暴雪。
而在陕北这个地方,常常是夏天大旱,冬天奇寒,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四十多年,直到崇祯十七年,满清入关之后,才有所好转。
进入冬季以来,尽管刘宣做了准备,减少了训练外出的时间,但是还是有不少瘦弱多病的饥民被冻死,就连不少青壮士卒,也被冻掉了耳朵,鼻子,彻底落下了残疾。
尽管棉布很少,刘宣也非常困难,但是他还是尽最大的可能多制作了许多棉衣,让值哨的士卒全部穿上。
入冬以来,刘宣让赵鲁带人悄悄潜伏进了县城,也采买了一些棉衣,棉花,油盐酱醋,但是因为延长县人烟稀少,地方不大,很快就被县令张云柯察觉。
最近一次,刘宣不仅损失了几个人手,还损失了上百两采购白银,因为已经被官军察觉,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在干,刘宣的军队从此彻底被官军封锁起来。
现在的陕北,盗匪纵横,几乎遍布陕北各地,道路也非常不安全,哪怕是去附近的县城,也非常不好办。
如果派的人少,那就是肉包子打狗,几乎便宜各地拦路抢劫的盗匪,如果派的人多,也起不了隐匿踪迹的作用,肯定会被官军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