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隐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章官制一,伐明,林泉隐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开国之时武将的地位也超过文臣。就连后世文官治国的红朝,在建国之处,军中的武将地位上也超过了地方上的文臣。
况且现在他仅仅占据了半个山西,远不是高枕无忧、马放南山之时。更不可能自束手脚,让文官指挥武臣。
所以,听了李昭云这番话,刘宣马上了头道:“老岳父所言极是。明廷重文轻武,咱们不能与他们相同。咱们这里要文武并重,要提倡出将入相。”
“比如堂下的赵胜贤弟,本是秀才文人。却能在在陕北统领大兵,屡败官军。如今更是能上马打仗、下马安民。这几个月来,赵贤弟配合旭升在晋中就干得不错。”
“晋中这段时间虽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也是安然有序,平平稳稳。况且赵贤弟在晋中十县兴修水利。发动百姓五万人疏通河道,修筑水库。可以功莫大焉,定将被晋中百姓记在心中。”
面对刘宣的夸奖,赵胜谦虚的笑了笑道:“将军言重了、言重了。仲德所为,皆是寻常,当不得将军夸赞。”
刘宣摆了摆手,继续道:“咱们现在手中无粮,银子也少得可怜,所以前期不得不从士绅手中抢夺。这样一来,早已经与乡绅交恶,治理地方就不能在交给乡绅。如此一来,底层的乡县之中就需要数量极多的官员。”
“况且自从宋明以来,向来是皇权不下县、县令不下乡。乡县之中权利皆有胥吏乡绅把持。这样下来,朝廷根本不能动员乡县之中的力量。”
“偌大一个明廷,广有万里之地,下辖万万之民。居然奈何不了一个丁口六十万,甲兵三万的辽东八旗军。这是为何,就是因为朝廷根本没有丝毫动员能力。”
“咱们建立新的官制,可不能与宋明相同。要将官吏派往最基层,在制定俸禄之时,官俸要定高一些,不要像明廷一样一个县令一年只有二十多两白银。”
“一个县令,家中还有妻儿老奉养,身边还有家丁仆人,二十两白银能干什么。即便是最清廉的海瑞海青天,自己不纳妾、不养不养家丁仆人,但是每年的俸禄仍然不够生存。一年下来,堂堂县令居然吃不起一顿猪肉,这样下去成何体统。”
听了刘宣这番话,主持制定官制的李翰接话道:“将军的意思下官等人已经明白,但是依照将军的意愿。一县之中,吃皇粮的官员就有几十人,再加上一些办事的吏员,只怕咱们并没有那么多银两发放俸禄。”
听了李翰这番话,刘宣豪气干云的笑道:“文恭不必忧虑,咱们拿下平阳府,查抄了四家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